寒露時節養生指南:5大潤燥佳品與3款保健藥茶
寒露節氣,天氣逐漸轉涼,但空氣依然干燥。不少人仍受“秋燥”困擾,出現口干舌燥、皮膚干癢等問題。那么,寒露時節吃什么能有效保健養生呢?今天給大家推薦5款潤燥效果顯著的食材!
1. 蓮子
從大暑到立冬都是蓮子成熟的季節。大暑前后采收的夏蓮,顆粒飽滿、肉質上乘;立秋后采收的秋蓮則顆粒細長,口感稍硬。秋季食用秋蓮,能養心益腎。中醫認為,蓮子味甘性平,歸心、脾、腎三經。它主要改善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瀉、尿頻、心脾兩虛、虛煩失眠等癥狀。通常熟食效果更佳,也可入湯劑或制成丸散。蓮子中淀粉含量豐富,約占總重的70%,是良好的能量來源。
2. 山藥
山藥能顯著益腎氣、健脾胃,改善泄瀉痢疾、化痰涎。它可補益虛損,安定心神,增強心氣。山藥不僅能提升機體免疫力,還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切片煎汁代茶飲或切細煮粥,對虛性咳嗽和肺癆發熱有良好療效。
山藥富含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能有效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同時,其含有的豐富黏液蛋白(含量可達干重的8-10%)、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顯著阻止血脂在血管壁沉積,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蒸食山藥能最大程度保留其營養成分。
3. 牛奶
牛奶堪稱人體鈣質的最佳來源。其鈣磷比例恰當,非常利于鈣質吸收。牛奶還富含鐵、銅及維生素A,是四季皆宜的護膚佳品。無論是飲用還是外用,美容效果都相當突出。它能改善細胞活性,延緩皮膚衰老,顯著增強皮膚張力。相較于許多植物性飲品,牛奶的鈣吸收率通常可達30%左右。
4. 銀耳
銀耳是滋陰潤燥的優選食材,其性質潤而不寒、甘而不膩、補而不滯,完美契合秋季平補的原則。然而,銀耳雖好,卻非人人適用。咳嗽痰多及濕熱發黃體質者應避免食用。現代研究表明,銀耳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強免疫、保濕等作用。
5. 秋梨
秋季干燥,人們常感口鼻干燥、皮膚瘙癢,易發干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能有效緩解秋燥癥狀。將梨榨汁,加入冰糖、川貝、枸杞、陳皮等煮熟飲用,對口鼻干燥、喉炎干澀、體質偏熱者,能顯著補充津液,發揮潤肺滋陰的功效。梨的水分含量通常在85%以上,是秋季補水佳果。
寒露保健藥茶推薦
1. 蘿卜茶
取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加少許食鹽。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略加食鹽調味(避免使用味精)。另將茶葉沖泡5分鐘,濾出茶湯倒入蘿卜汁中混合服用。每日2次,不拘時間。此茶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之效,適用于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癥。
白蘿卜營養豐富,含鈣量較高(每百克約含40毫克),藥用價值顯著,能清熱化痰。配茶飲用可清肺熱、化痰濕,加入少量食鹽既能調味,又能輔助清肺消炎。
2. 枸杞茶
枸杞具有系統性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燥的功能。它有助于降壓、降脂,防止動脈硬化。對于肝腎不足引發的頭昏耳鳴、視力模糊、記憶力減退有保健治療作用。尤其適宜緩解長期使用電腦導致的視疲勞。
配制方法簡單:取十幾粒枸杞子,用熱水沖泡,頻飲即可。
3. 姜蘇茶
取生姜、蘇葉各3克。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后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此茶能疏風散寒、理氣和胃,適用于風寒感冒伴隨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癥狀。此方以藥代茶,配方精簡,實用且操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