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一夏必備指南:十大消暑食物+科學降溫技巧
科學消暑,健康度夏
汗干再洗更健康
大汗淋漓時別急著沖涼。務必等汗水自然收干。洗前不妨先按摩全身,幫助毛孔適度收縮。接著拍些冷水在皮膚上,讓身體逐步適應水溫,最后再開始冷水浴。
冷飲慢品才解暑
冷飲確能幫助散熱,但切忌豪飲。正確做法是小口慢飲,先將水含在口中,待溫度適宜后再咽下。其實,綠豆湯、苦瓜湯這類涼性食物,是更推薦的消暑佳品。
穿著透氣巧降溫
優選排汗、透氣、輕薄的衣物,外出以淺色為佳。感覺燥熱時,嘗試用冷水輕拍手腕等動脈位置,能有效降低血液溫度。濕毛巾擦拭身體也是不錯的降溫選擇。
果蔬適量保腸胃
瓜果是夏季消暑好幫手。但需注意,部分水果性偏寒涼。過量食用易引發腹瀉、腹痛等腸胃不適,務必控制攝入量。
夏季養生十大明星食物
茯苓
味甘淡性平,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是其傳統功效。現代研究證實:茯苓多糖能顯著增強免疫力,并具有抗腫瘤及保肝作用。
麥冬
可清心除煩,尤適內熱擾心。其性涼,味甘微苦,滋陰生津、潤肺止咳。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及肺結核。
蓮子
夏季養心正當時。暑熱易耗傷心血,蓮子性平味甘澀,歸心、肺、腎經。補脾、益肺、養心、益腎、固腸皆其所長。蓮子芯生物堿強心作用顯著,蓮芯堿則表現出抗鈣及抗心律不齊活性。
百合
入心經,性微寒,清心除煩、寧心安神功效突出。適用于熱病后余熱未清、神思恍惚、失眠多夢、情緒抑郁、悲傷欲哭等癥。
荸薺
洗凈去皮蒂即可藥用。性味甘平,入肺胃經。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降血壓是其核心功效。常用于熱病傷津口渴、小便短赤便秘、肺熱咳嗽,對濕熱黃疸、腎炎水腫及部分眼疾也有一定療效。
黃瓜
夏季食用黃瓜,不僅清爽解暑,還能增進食欲。其所含葡萄糖甙、果糖等成分不參與常規糖代謝。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水平可維持穩定甚至降低。
西紅柿
四季常見,營養豐富。中醫認為其平肝“去火”,是清熱解毒的優質選擇。
大豆
富含優質蛋白,在滋陰去火的同時,提供蛋白質、異黃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多種營養。所含可溶性纖維有助于降低膽固醇并促進通便排毒,從而改善皮膚狀態。
蜂蜜
《本草綱目》載其“清熱、解毒、潤燥”,譽為“健康長壽妙藥”。晨起一杯溫蜂蜜水,有效化解“夏熱”。若因上火致嘴唇干燥龜裂,睡前涂抹蜂蜜,片刻后加涂潤唇膏,有助于唇部修復。
梨
春季干燥易引發“夏熱”。若出現上火跡象,常提示果蔬攝入不足。梨是公認的降火水果,對緩解“火氣”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