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必吃!12種瓜果助你遠離夏季病
炎炎夏日不僅帶來高溫,還容易引發各種季節性疾病。別擔心!通過科學飲食就能有效預防。今天為大家推薦12種夏季瓜果,既能消暑祛濕,又能防治常見小病痛。
一、西瓜:天然解暑劑
西瓜含水量超過90%,堪稱“夏季水果之王”。中醫認為其皮(西瓜翠衣)、果肉及西瓜霜(芒硝結晶)均具藥效。性味甘寒,歸心、胃、膀胱經,核心作用為解暑生津、利尿降壓。
食療方案:
夾濕感冒:西瓜翠衣20克+生姜12克+鮮蘆根20克+蔥白3根,煎服;
小兒夏季熱:西瓜翠衣15克+金銀花10克+茯苓12克+太子參10克+扁豆花6克+鮮荷葉半張,煎服;
熱病傷津:直接飲用西瓜汁;
高血壓:西瓜翠衣15克+決明子10克,代茶飲。
二、甜瓜:潤腸通便高手
又名香瓜,其籽與果蒂可入藥。性味甘涼,歸胃、大腸、膀胱經,擅長清暑熱、通二便。
食療方案:
腸燥便秘:嚼食新鮮甜瓜子20克;
慢性闌尾炎:炒黃研末甜瓜子,每日兩次,每次3-5克。
三、黃瓜:清熱解毒能手
全株可藥用,性味甘涼,歸小腸、胃經。顯著緩解暑癤、胸中煩熱。
食療方案:
暑癤燙傷:搗爛鮮黃瓜外敷;
胸中煩熱:醋糖拌黃瓜薄片食用。
四、枇杷:止咳化痰明星
果實與葉均入藥,性味苦平,歸脾、肺、肝經。相較于西藥止咳,其化痰和胃作用更溫和。
食療方案:
肺熱咳嗽:枇杷葉12克+鮮蘆根25克煎服;
慢性支氣管炎:枇杷葉膏(枇杷葉100克+紅糖250克熬制),每日三次,每次一匙;
胃熱口渴:枇杷葉15克+石斛15克煎服。
五、甘蔗:生津潤燥專家
性味甘涼,歸肺、胃經,其汁液含糖量達17%,高效補充體液。
食療方案:
熱病傷津:甘蔗汁混合雪梨汁飲用;
胃熱嘔吐:甘蔗汁半杯+生姜汁3-5滴;
解酒:直接飲用甘蔗汁。
六、香蕉:通便降壓良品
果皮與果實皆可藥用,性味甘寒,歸肺、胃經。膳食纖維含量達2.6g/100g,顯著改善便秘。
食療方案:
癰腫癤腫:香蕉皮30克+鮮蒲公英30克搗敷;
便秘:空腹食香蕉1-2根后飲淡鹽水;
高血壓:香蕉皮30克+橘絡5克泡茶。
七、梨:潤肺止咳首選
性味甘微寒,歸肺、胃經,生津效果尤為突出。
食療方案:
津傷口渴:鮮梨榨汁含咽;
支氣管炎:梨60克+川貝母5克燉服;
肺熱咳嗽:梨汁+白蘿卜汁混合飲用。
八、桃:活血降壓寶藏
碧桃干止汗,桃仁活血通便。性味甘酸溫,歸肝、大腸經。
食療方案:
便秘:每日食鮮桃150克或桃仁12克蜜調服;
盜汗:碧桃干10克煎服;
閉經:桃仁9克+紅花9克+當歸18克煎服;
高血壓:早晚各食鮮桃1-2個。
九、獼猴桃:抗菌消炎能手
以中華獼猴桃為佳,性味甘酸寒,歸脾、胃經。維生素C含量高達62mg/100g,顯著提升免疫力。
食療方案:
熱病傷津:直接食用鮮果;
濕熱帶下:獼猴桃根30-60克+椿根皮15克煎服。
十、葡萄:補血安胎佳品
全株入藥,性味酸甘寒,歸肺、腎、脾經。鐵含量達0.5mg/100g,輔助改善貧血。
食療方案:
胃熱傷津:食用鮮葡萄;
關節扭傷:葡萄根搗爛外敷。
十一、荸薺:利濕降壓神器
性味甘平,歸肺、胃經,含水率超80%,高效補充體液。
食療方案:
熱病傷津:荸薺汁+梨汁+甘蔗汁混合飲用;
肺熱咳嗽:荸薺60克+海蜇皮30克燉服;
濕熱尿少:荸薺30克+車前草20克+茵陳蒿15克煎服;
視力減退:荸薺100克+羊肝100克燉食;
咽喉腫痛:荸薺汁120克飲服。
十二、橄欖:解毒消積利器
性味甘酸平,歸肺、胃經,緩解咽痛效果顯著。
食療方案:
慢性咽炎:含嚼鮮橄欖;
食積不化:橄欖15克+神曲12克煎服;
解酒:生食或煮茶;
過敏性皮炎:橄欖汁涂擦或橄欖葉煎湯外洗。
關鍵結論:科學搭配當季瓜果,不僅能解暑降溫,更能系統性預防夏季高發疾病。建議根據體質選擇2-3種堅持食用,健康度夏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