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飲食五忌:這五類食物要少吃
一、生食水產風險高,務必謹慎
大伙兒都知道水產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尤其在夏天,生吃似乎更爽口。但是,像熗蝦、毛蚶、泥蚶、魁蚶、醉蝦、醉蟹、咸蟹這些生鮮或半生海鮮,安全隱患其實挺大的。為什么呢?海鮮里常常藏著不少寄生蟲和病菌,未經高溫徹底處理,極易引發疾病。很多人覺得生吃能保留全部營養,這說法對蔬菜水果確實適用——生吃能更好地保存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不過,生吃蔬果前務必徹底清洗干凈,畢竟現在農藥殘留問題普遍存在。然而,對于海鮮,高溫烹飪才是保障安全的關鍵。
二、辛香料使用需節制,避免“火上澆油”
炎炎夏日,氣溫本身就高,烹飪時如果大量使用八角、茴香(大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熱性辛香料,無異于“火上澆油”。這不但會讓人感覺燥熱難耐,還可能顯著增加消化道和泌尿系統出問題的風險。食用過多這類調料,便秘、痔瘡、腹脹、尿少、尿痛甚至腎區不適都可能找上門。更麻煩的是,它還可能誘發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乃至中暑等全身性問題。對于患有慢性病的朋友,過量食用熱性調料更可能讓病情雪上加霜。因此,夏季做飯,這些辛香料咱們還是悠著點用吧。
三、肉類攝入宜減少,防燥熱壞脾氣
當氣溫飆升超過35℃時,人體大量出汗,血液會變得相對黏稠,人容易煩躁不安。此時若再大量吃肉,脾氣可能更壞。原因在于,肉類富含動物蛋白,會降低大腦中色氨酸的含量,而色氨酸與情緒穩定相關,其減少可能使人更具攻擊性、憂慮感或易怒。其次,肉類本身含鈣量不高,吃太多反而可能導致體內鈣濃度偏低,這也與易怒、暴躁傾向有關聯。此外,過量攝入肉類還可能促使血管硬化,進而升高血壓。要知道,血壓升高本身就是情緒不穩定的一個重要誘因。所以夏天,肉類咱們得適度控制。
四、堅果熱量高,夏日食用要適量
堅果,像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開心果這些油脂豐富的種子類食物,夏天吃一定要控制好量。它們的能量密度非常高,僅僅50克瓜子仁所含的熱量,就相當于一大碗米飯!對多數人而言,一天吃30克左右(大約一小把)是比較合適的量。堅果本身具有生熱特性,更適合在寒冷的冬天食用。炎熱的夏天,咱們還是少吃點為妙。
五、溫熱性水果別貪多,防虛火上亢
夏天如果過多食用荔枝、桂圓、杏等溫熱性質的水果,很容易招致“虛火”,讓人感覺不適。例如,荔枝含有降糖成分,吃多了反而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對于本身屬于熱性體質的人——通常精力旺盛、晚上不易入睡、代謝率偏高——這類水果更要謹慎食用。正在發燒或身體某處有炎癥的孩子,也應盡量避免。除了荔枝和桂圓,桃子、龍眼、番石榴、櫻桃、椰子、榴蓮、杏也都屬于溫熱性水果。夏天享用它們,務必記得適量,千萬別過量。
總結: 燥熱的夏季,養生重在祛火除燥。飲食上,咱們得特別注意:生食水產品風險大,肉類攝入要減少,熱性辛香料使用需節制,高熱量的堅果要適量,溫熱性的水果更是不能貪多。遵循這幾點,有助于咱們更舒適、健康地度過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