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便通暢保健康:中醫智慧里的養生秘訣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這句出自《素問·五臟別論》的經典論述,點明了人體臟腑瀉藏功能的核心。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后,其殘渣廢物絕不能長期滯留體內。大便秘結被視為不健康的重要信號,同樣,小便排泄不暢也會顯著影響健康狀態。
《論衡》中“欲得長生,腸中常清”的智慧,正是古人追求長壽的寶貴經驗。及時排出大小便這些“糟粕”,對維護健康至關重要。
一、大便通暢:看得見的健康指標
古代醫圣張仲景將滯留腸道的糞便稱為“宿食”。這些看得見的“垃圾”危害巨大,會引發多種健康問題。食物殘渣滯留過久,會發酵產生有害氣體,阻礙靜脈回流,導致失眠、煩躁、惡心、口臭、腹脹、食欲減退等癥狀。長期便秘危害更大,可引發肛裂、痔瘡(約30%的便秘患者會發展成痔瘡),甚至顯著增加腸癌、腦中風等嚴重疾病的風險。
如何維持大便通暢?
建立排便規律: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至關重要。最佳時段是晨起后或早餐后,即使無便意也應嘗試,堅持一段時間即可形成規律。
均衡飲食結構:葷素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同時利于排便。減少油膩食物攝入,適當增加水果比例。
保證充足飲水:便秘者大便往往干結難排。每天務必飲用足量水分(建議1.5升以上),能有效軟化糞便。
堅持適度運動:運動能顯著促進腸道蠕動,增強體質,是預防便秘的有效手段。規律鍛煉者通常腸胃功能更佳。
嘗試腹部按摩:簡單按摩可促進腸蠕動。雙手交疊,掌心向下,圍繞肚臍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30圈。睡前、晨起皆宜,但需餐后2小時進行。
推薦通便食譜
白薯粥
材料:小米100克,白薯3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小米洗凈,與白薯塊同入鍋中,加水煮熟,調入白糖即可。早晚溫熱食用。
蜂蜜香蕉
方法:晨起空腹食用去皮香蕉,表面涂抹蜂蜜,食用后飲用200毫升溫開水。
二、小便通利:不容忽視的健康環節
相較于大便,小便的通暢更容易被忽視。然而,保持小便通利同樣是養生關鍵。
切忌強忍小便:工作忙碌絕非憋尿的理由。長期憋尿危害巨大,會使逼尿肌和括約肌持續緊張,導致膀胱頸受阻,引發排尿困難、尿失禁等問題,并顯著增加急性膀胱炎風險(表現為尿痛、尿頻)。研究更表明,頻繁憋尿者罹患膀胱癌的風險比常人高出五倍。
增加水分攝入:多喝水能有效稀釋尿液,減少其中毒素對膀胱的刺激,有益于膀胱和腎臟健康。每日飲水量建議維持在1.5升左右,高溫環境下需適度增加。
自然排尿勿用力:小便應順其自然,避免強行用力。體質虛弱的男性,可嘗試蹲位排尿以助尿液排出。
利尿食物推薦
冬瓜:利尿消腫的代表食物,富含纖維與維他命B1,入大腸、小腸經,助力身體排毒。
西瓜:消暑佳品,含蘋果酸、谷氨酸、蔗糖、胡蘿卜素等,利尿效果顯著,尤其適合高溫環境工作者。
黃瓜:含水量高達96%-98%,性味甘寒。其含有的異檞皮苷具有良好利尿作用,同時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提升免疫力。
山楂:具有通便利尿功效。取新鮮山楂洗凈拍扁,沸水沖泡飲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