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最佳食物排行榜:營養學家推薦的暖身滋補指南
寒冬時節巧吃這些食物,既暖身防病又提升免疫力。
進入冬季,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人體需要更多熱量來維持正常體溫和生理功能。營養學家指出,冬季飲食應注重溫補,首選既能提供豐富營養又具有保暖功效的食物。
暖性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龜肉、羊肉和蝦肉都是理想選擇;蔬菜中黃豆、蠶豆、胡蘿卜、蔥、蒜、韭菜、芥菜和香菜等較為適宜;水果則可選擇栗子、杏脯、橘子和柚子等;此外,紅糖、糯米、羊乳和松子等也是冬季飲食的優質補充。
01. 冬季必吃的七大暖身食物
冬季健康飲食應首選以下七類食物,它們不僅能提供身體所需熱量,還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
藕位列首位,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則能健脾開胃益血。民間素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的說法,冬季食用熟藕尤為適宜。
黃鱔在秋冬季節食用補益力強,對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燒鱔段、清燉鱔段、炒鱔絲等烹飪方式都能制作出美味又保健的佳肴。
栗子被譽為“腎之果”,具有健脾養胃、補腎強骨的作用。冬季人體氣血開始收斂,食用栗子進補尤為適宜,對心腦血管健康也有益處。
紅棗具有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功效。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燉食效果更佳,能有效緩解冬季干燥帶來的不適。
雞湯是預防支氣管炎的優質選擇。研究發現,母雞脂肪能增強支氣管黏膜分泌和化痰能力,雞肉中的特殊物質可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腔黏膜分泌,對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病毒、緩解感冒癥狀大有裨益。
動物內臟如肝、腎、心等富含維生素B2。冬季氣候干燥,不少人因缺乏維生素B2而出現嘴唇干裂、口角炎等問題,適量食用動物內臟可有效預防這些癥狀。
海帶含碘量豐富,碘元素有助于甲狀腺激素合成,而甲狀腺激素具有產熱效應。冬末春初適量食用海帶,具有較好的御寒作用。
02. 最佳蔬菜選擇:營養與防癌雙重功效
在各類蔬菜中,既能提供豐富養分又有抗癌功效的被視為最佳選擇。日本營養專家的測試數據顯示,常見蔬菜的抑癌率依次為:
蘆筍93.7%,花椰菜92.3%,卷心菜91.4%,花菜90.8%,芹菜83.7%,茄子74%,甜椒55.5%,胡蘿卜46.5%,薺菜35.4%;苤蘭34.8%,芥菜32.9%,金針菜32.6%,雪里紅29.8%,西紅柿22.8%,大蔥16.3%,大蒜15.8%,黃瓜14.3%,大白菜2.4%。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佳蔬菜榜單中,紅薯位居首位,既含豐富維生素又是抗癌能手;其次是蘆筍、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蘿卜、薺菜、苤蘭菜、金針菇、雪里紅和大白菜。
白蘿卜作為冬季養生佳品,具有順氣消食、止咳化痰、清熱解毒之效。白蘿卜既可熟吃也可生吃,與肉類同燉能吸收鮮味并中和油膩,生吃則能保留更多植物活性物質異硫氰酸酯。
山藥被稱為“冬季人參”,其淀粉含量高,能為抵御寒氣提供充足熱量。山藥所含的薯蕷皂苷和膽堿等成分,有利于肌膚保濕并防治心血管脂肪沉積。
蓮藕在冬季營養尤為豐富,對心脾的補益作用突出。生藕清熱潤肺,熟藕健脾開胃,與排骨同煮還有補心生血的功效。
03. 美容與護腦食物的科學選擇
美容專家推薦的六大食物
近年來,國內外美容專家特別推薦以下食物:
溫開水:每天8-10杯,可保持皮膚豐潤光澤
綠色蔬菜:如莧菜、椰菜、青菜等,含有大量維生素與礦物質
西瓜和哈密瓜:既補水分又供營養
豆制品: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鐵質含量較高
粗糧和豆類:供給皮膚所需特殊養分
柑桔類水果:含豐富維生素C,防止面部微血管破裂與色素斑形成
護腦食物的科學選擇
對于大腦健康,并非所有食物都有利。油炸食品與肥肉等富含過氧化脂類化合物的食物,可能使腦血管壁發生變化,影響血液流量,導致大腦缺血。
而擁有胡蘿卜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還原食物”,能阻止腦血管病變從而保護大腦。專家推薦的護腦食物包括:
菠菜、韭菜、南瓜、蔥、椰菜、菜椒、豌豆角、西紅柿、胡蘿卜、小青菜、大豆、蒜葉、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等殼類食物;以及糙米飯等。
核桃被稱為“益智果”,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接近1:6,易于人體吸收并轉化為DHA和ARA,有益于智力發育和心血管健康。
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硒、木酚素等抗氧化成分,是冬季護腦的優質選擇。
04. 護心與平衡體質的食物選擇
最佳護心食品
野生馬齒莧近年來備受醫學家青睞。美國專家研究發現,馬齒莧含有豐富的w-3脂肪酸,可抑制人體內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增加前列腺素合成,減少血栓素A2,從而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冠狀動脈痙攣。
馬齒莧還含有大量鉀元素,可降低血壓,抑制心肌興奮性,減慢心率而保護心臟。
黑木耳被譽為“食物里的阿司匹林”,其鐵元素含量高且利于人體吸收,有助于心腦血管保護,輔助預防血栓形成。黑木耳的膠質還可發揮腸胃“清掃”作用,有利于護胃潤腸通便。
最佳糾酸食物
肉、蛋、米、面、糖等在體內代謝產物為帶陰離子的酸根,可使血液偏酸。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人身上,為防止變成酸性體質,需要攝入一定量堿性食品來恢復正常酸堿度。
蔬菜、水果、茶葉等都是優質堿性食品,其中海帶的含堿度最高,享有“堿性食品之冠”的美稱。每周吃2~3次海帶,可保持血液正常酸堿度而達到防病強體效果。
05. 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最佳食物榜單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佳食品榜為我們提供了權威參考:
最佳水果
依次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獼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最佳蔬菜
紅薯居首,其次是蘆筍、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蘿卜、薺菜、苤蘭菜、金針菇、雪里紅、大白菜。
最佳護腦食物
菠菜、韭菜、南瓜、蔥、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蘿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殼類食物;以及糙米飯等。
最佳食油
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等表現尤佳。
枸杞作為食藥同源的代表,具有滋腎補髓、養肝明目功效。枸杞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類胡蘿卜素、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能保護細胞結構和視神經、增強免疫力、調節脂質代謝。
小雪時節,南京人習慣在菜飯中加入糯米,臘八粥中也常見其身影。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過程中能顯著增加身體散熱,為抵御嚴寒提供持續能量。
羊肉作為冬季“寵兒”,富含優質蛋白質和血紅素鐵。湖南省衛健委健教中心指出,羊肉性味甘溫,能補腎護肝、御寒祛濕,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陽氣不足導致的手足不溫等癥狀。
營養學家建議成人每天平均攝入畜禽肉類40~75克,在食用羊肉時可搭配白蘿卜、白菜等涼性或平性蔬菜,以平衡其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