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三辛正當時 營養師推薦的溫陽菜籃子
溫補陽氣 助陽升發
春季養生,關鍵在于順應天時。中醫理論指出,冬春交替階段人體陽氣從冬藏轉向春生。此時適當攝入辛溫食材,能顯著促進陽氣升發,驅散冬季積寒。韭菜、大蒜、蔥及香菜等食材性味辛溫,既可溫煦臟腑,又能發散表邪,特別適合初春微寒時節食用。
明星食材解析
韭菜被譽為“起陽草”,其助陽固精功效尤為突出。每百克韭菜含蛋白質約2.4克、維生素A 235微克,鈣與磷含量分別達42毫克和38毫克。春季食用可有效增強脾胃之氣,輔助血脂調節。
蔥蒜類則是天然的抗菌衛士。蔥辣素對呼吸道病菌抑制率達70%以上;大蒜素更具備廣譜抗菌特性,可提升機體免疫力,降低春季感冒風險。需注意的是,這類食材對胃黏膜刺激較強,消化道潰瘍患者應酌情減量。
羊肉等溫補肉類在初春仍可延續食用。相較于生冷海鮮,這類食材能持續提供溫養能量,但每日攝入量建議控制在100克以內。
飲食禁忌提醒
寒涼食材需慎選。黃瓜、冬瓜、綠豆芽等性寒食物容易阻礙體內陽氣升發,尤其脾胃虛寒者更應節制。
內熱體質者常表現為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癥狀。這類人群需減少辛溫食材攝入,轉而選擇蓮藕、百合、蘿卜等甘涼食材。它們富含黏液質與水分,能有效平衡體內燥熱。
初春開胃菜:韭菜蝦皮炒雞蛋
養生功效
此菜融合韭菜的升陽特性與蝦皮的鈣質補充功能(每百克蝦皮鈣含量高達991毫克)。膳食纖維含量達3.2克/100克,既促進腸道蠕動,又維持較低熱量(約150千卡/份),實現溫中養血與腰膝暖養的雙重功效。
具體做法
備料階段:
韭菜150克洗凈切段
雞蛋3枚攪打均勻
蝦皮15克溫水浸泡
烹飪步驟:
熱鍋入油,煸香蝦皮至微黃
倒入蛋液翻炒定型
加入韭菜段大火速炒
鹽、姜末調味后起鍋
關鍵技巧:韭菜入鍋后翻炒不超過30秒,可最大限度保留維生素C(32毫克/100克)與硫化物活性。
擴展食譜:黃金搭配
薺菜杞葉豬肝湯
材料:鮮薺菜、枸杞嫩葉各50克,豬肝片100克,葛根粉5克
制法:食材煮沸后葛根粉勾芡。豬肝補血養肝,薺菜調和肝脾,枸杞葉清肝明目,三味合用緩解春困目澀。
玫瑰枸杞茶
配方:玫瑰花6朵+枸杞子15克
功效:玫瑰花疏解肝郁,枸杞滋補肝腎,溫水沖泡飲用可改善春季眼干、焦慮及女性經期不適。
養生小貼士:辛溫食材每日總量建議控制在200克內,搭配小米、山藥等甘味食材(如山藥茯苓粥),可避免肝氣過旺克伐脾胃,實現“疏肝健脾”的平衡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