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正當時:必嘗兩道滋補藥膳
立春節氣到來,正是調養身體的好時機。中醫講究春季飲食應側重辛甘發散的食物,酸澀收斂之味則不宜多食。牛蒡、蓮藕、胡蘿卜、紅薯及各類青菜等能溫養腎陽的食材可以常吃,但陰虛火旺體質者需慎用。對于易感冒、有哮喘史或體質偏弱的人群,清淡的蔬菜、豆制品是更佳選擇,務必遠離辛辣、油膩和生冷食物。下面推薦兩款經典春季養生食療方:
一、 韭菜炒鱔絲
材料:熟黃鱔絲300克,韭菜150克,植物油、鹽、醬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淀粉、蔥段、姜末適量。
步驟:
黃鱔絲切段備用;韭菜洗凈切段。
熱鍋涼油至五成熱,爆香蔥段后加入鱔絲、姜末翻炒。
淋入料酒,加醬油、鹽、白糖、胡椒粉調味,小火慢炒4分鐘入味。
放入韭菜段快速翻炒至熟。
勾薄芡,淋香油翻勻出鍋。
功效:此菜溫養肝腎,顯著提升陽氣,固精效果突出。
二、 干貝燴蘆筍
材料:干貝85克,蘆筍200克,海蛤300克,鹽、香油、蔥花適量。
步驟:
蘆筍去皮切段;海蛤吐沙后沸水燙熟取肉。
香油燒熱爆香蔥花,下干貝、蘆筍翻炒。
加入蛤肉大火快炒,鹽調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血效果顯著,系統性滋養肝腎。
立春養生食材精選
春芽
"食歲谷"是《黃帝內經》的核心飲食觀,孔子亦主張"不時不食"。初春時節,香椿、豆芽、蒜苗等鮮嫩春芽正當令,自然清甜的口感遠超反季蔬菜。
韭菜
春韭根白葉翠,清香馥郁,所含揮發油與維生素具有健胃提神功效。相較于普通蔬菜,其溫陽效果尤為突出,被譽為"天然陽氣補劑"。與豆芽、豆腐同炒,風味倍增。
紅棗
唐代藥王孫思邈提出"春日省酸增甘"的養生原則。紅棗甜度占比達70%,每日食用10-15顆,可溫和滋養脾胃,避免酸味食物引發的肝氣過旺問題。
蜂蜜
含20余種礦物質與活性酶,潤腸通便功效顯著。春季每日1-2匙蜂蜜溫水沖服,免疫調節作用突出,有效降低感冒風險。
春筍
"素食第一品"春筍蛋白質含量達2.6g/100g,纖維素占比3%。上海枸杞春筍、南京白拌雞等傳統菜式印證其美味。需注意:北方市場泡藥保鮮筍應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