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椒魚頭于2001年在長沙“橫空出生”,并迅速盛行開來,風頭曾經(jīng)蓋過剁椒魚頭。兩者的獨一區(qū)別就是醬,剁椒運用白色雞腸椒發(fā)酵而成,而醬椒是用湖南本地青辣椒發(fā)酵而成。蒸魚的時分再將發(fā)酵好的醬椒與野山椒依照7∶3混合,用菜籽油熬成,蒸好的魚頭較之剁椒版本愈加油潤。
醬椒制造:
1、鍋上火燒干,下入野山椒300克、醬椒700克小火煸炒20分鐘至無水汽。
2、鍋入菜籽油750克,下入蒜末75克爆香,下打碎的瀏陽豆豉100克炒勻,再下炒干的醬椒碎煸炒出香,調入鹽20克、味精、雞精各25克、白糖15克、白胡椒粉10克翻炒平均即成。
蒸制:
一個三斤半的魚頭從背部剖開,帶皮一面朝上擺在盤中,澆入炒好的醬椒,蒸15分鐘,即可撒上香菜上桌。
由于剖開的魚頭呈凹陷狀,肉面與盤底有兩指寬的空隙,蒸汽能自在經(jīng)過,蒸15分鐘即可成熟。
制造關鍵:
1、一油三料找準比例
如今醬椒有多種熬制辦法,運用的辣椒也是八門五花,不論哪一種辦法,必然要記住熬醬椒的規(guī)范是“一油三料”。
“一油”指的是菜籽油,“三料”是野山椒、腌好的醬椒、瀏陽豆豉,其中野山椒與腌好的醬椒的比例為3∶7。
這三種是根底用料,必需要有,在此根底上可以摻入其他種類的辣椒豐厚口味。
2、炒干水汽再下油鍋
熬醬椒時,辣椒碎要先干炒至無水汽,然后才干用菜籽油炒,好多徒弟不曉得這個小機密,直接把辣椒碎投入菜籽油里炒。辣椒帶著一層水,又被油封住,香味釋放不出來,熬好的醬椒總是不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