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思緒:
烹調牛肉菜,大家習氣用牛腩做主料。但是我們偏偏不走尋常路,選擇了牛的小腿肉為主料停止烹調。由于牛小腿肉肉質比擬緊實,瘦肉中還夾雜著牛筋,所以做好的成品口感十分豐厚,既有軟糯的部份,又有足夠的嚼勁,吃起來特別過癮。
為了讓這道牛肉菜愈加美味,我們參加了便宜的牛骨湯、郫縣豆瓣醬、阿香婆香辣牛肉醬、蠔油,成品香辣味濃郁,并且牛肉的香味特別充足。
初加工:
1.新穎的無水黃牛腿肉500克洗凈,整塊放入沸水中大火焯至肉量變色,撈出直刀切成重約25克、厚0.4厘米的大片(肉兩頭能夠有血水,沒有關系,由于前期還要焯水),再次放入沸水中大火焯至肉全部變色,撈出控水。
2.牛大骨1根(重約2千克),斬成兩塊,放入沸水中大火焯1分鐘,撈出放入不銹鋼桶內,參加清水4千克、姜片30克、大蔥15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煲至湯汁剩余3千克時,離火過濾即成牛骨湯。
3.八角2顆,桂皮0.5克,丁香、白豆蔻各0.2克,鮮花椒10克,草果2粒,香葉0.1克,干紅椒20克混合后用紗布包好,放冷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控干水份。
熟加工:
1.凈鍋上火,放入牧哥牛油80克、毛菜子油20克,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姜片10克、浸泡好的香料,中火炒香,倒入牛肉,小火煸炒5分鐘,放入龍牌醬油5克、海天金標生抽3克調味,再放入郫縣豆瓣醬、阿香婆香辣牛肉醬各15克,海天蠔油10克,再次煸炒出香味,放入牛骨湯1千克燒開,出鍋倒入高壓鍋內,蓋上蓋子,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制7分鐘,自然散氣后取出牛肉,用細漏勺濾出牛肉湯中多余的香料及姜片。
2.主人點菜時,將牛肉、壓牛肉的湯汁、大蒜子10克放入鍋內,小火燜制15分鐘,裝入沙缽內,撒入青、紅椒圈各2克,煮熟的板栗肉30克裝點即可。
關鍵:
1.首選牛小腿肉
制造這道菜必然要選擇牛小腿肉而非牛大腿肉。緣由有兩個:一是牛肉需求直刀切片,假如選擇的是牛大腿肉,肉片太大,不容易烹調成熟,假如將其改刀,成菜效果又不敷美不雅;二是牛小腿肉上的牛筋比擬多,吃起來會更有嚼勁。
2.兩次焯水
牛肉洗凈后不要急著改刀,先放入沸水中稍微焯水,肉質遇熱急速定形,這樣切起來更便利。牛肉切好后,你會發現肉中心還帶有血色,不妨,二次焯水即可祛除異味和血水。
3.混合油炒制
制造這道菜我們運用的是混合油。其中牛油的用量占八成,毛菜子油的用量大約占兩成。烹調牛肉,選用牛油是道理之中的事情,添加毛菜子油的緣由次要是添加菜肴的復合香味,同時緩解菜肴的清淡感,并讓熬好的湯料色澤愈加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