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廣州佬麻雀時髦湘菜館 馮志成
此菜的賣點為“現殺、現煎、現煮、現食”,簡直將操作流程全部展示在主人面前——煎魚、煮湯的流程被布置在明檔,由專門的廚師擔任,讓食客在進入餐廳時就能感遭到如火如荼、現點現做的氣氛;將熬好的湯料與加熱到240℃的火山石一同走菜,上桌后將其倒入盛器,只需7秒,湯汁就開端愉快地沸騰冒泡,這種典禮感極強的上菜方式讓主人們紛繁舉起手機拍照、錄視頻,發送到冤家圈等平臺。
此菜聚集了禾花魚、黃骨魚、河蝦、白貝、魚丸五種食材,奶白色的豆漿魚湯滲入原料,香氣醇厚、鮮味十足,每月能賣出20000余份,其銷售額約能占到總營業額的8%。
批量預制:
黃骨魚(即黃顙魚,別名黃鴨叫、黃辣丁,每條重約75克)、禾花魚(一種體色漆黑透亮的鯉魚種類,生善于稻田間,因魚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這種魚刺少肉多、質地細嫩,每條重約50克)宰殺后掏出內臟治凈;產自珠海的白貝洗凈泥沙,倒入加有過量鹽的寬水中煮至剛啟齒,撈出瀝干;小河蝦洗凈后煮至七成熟待用。
走菜流程:
1.不銹鋼煎板上倒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油量需浸沒魚身一半),放上黃骨魚、禾花魚,大火半煎半炸約2分鐘至表皮酥脆,先夾出禾花魚,再夾出黃骨魚,瀝油待用。
2.鍋入寬水燒沸,將炸好的黃骨魚、禾花魚放入水中“涮”掉外表油分,打去浮油后立刻撈出。
3.凈鍋置于火上,取提早熬好的豆漿魚湯1200克濾渣后倒入鍋內,放入炸好的黃骨魚3條、禾花魚3條,下白貝6個、小河蝦6個、魚丸5個,大火燒開后轉中火煮約2分鐘,調入鹽10克、味粉3克,起鍋倒入塑料量杯中,撒少許香蔥段,帶底部裝有火山石(火山石放入溫度為240℃的烤箱中烤約1小時)的木桶走菜。上桌后,由效勞員將量杯中的原料和湯汁倒入木桶即成。
制造圖示:
1.不銹鋼煎板上倒入油燒熱,放黃骨魚、禾花魚半煎半炸至表皮酥脆。
2.炸好的黃骨魚、禾花魚入滾水中“涮”掉外表油分。
3.黃骨魚、禾花魚、白貝、小河蝦等入豆漿魚湯煮約2分鐘。
4.調味后盛入塑料量杯中,撒少許香蔥段,帶底部裝有火山石的木桶走菜。
5.上桌后,由效勞員將量杯中的原料和湯汁倒入木桶即成。
豆漿魚湯:
1.砍斷的豬大骨、老母雞、排骨、豬里脊、豬蹄、雞爪辨別入寬水中焯凈血沫,撈出后放入不銹鋼大桶,添清水,大火煮2個小時,轉中火煮2個小時即可。
2.鍋入寬油燒熱,下草魚塊(選用每條分量在2000克以上、肉質肥厚的草魚)煎至兩面金黃,起鍋倒入不銹鋼大桶,將步驟1中熬好的湯與料一同沖入大桶中(此時包管湯汁在滾沸形態),大火再熬2個小時,打渣即成魚湯。
3.沅江黃豆(顆粒豐滿、滋味香醇)入清水浸泡10個小時,撈出后放入豆漿機,加清水磨成第一道生豆漿,再將濾出的豆渣加水濃縮,倒入豆漿機內磨出第二道生豆漿。
4.兩道豆漿混勻后瀝渣,倒入不銹鋼桶中,中火煮沸后轉小火煮1小時即可。
5.將豆漿與魚湯依照1∶1的比例混勻,倒入大桶中,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熬1小時即成豆漿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