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低頭節又稱春龍節,是我國官方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大家能夠對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并不是特別理解,明天我們就來為大家引見龍低頭是幾月幾日。
龍低頭是幾月幾日
每年農歷的二月初二為“龍低頭”。2020年龍低頭工夫是2020年2月24日。
龍低頭有什么風俗
1.接姑娘
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過了正月,二月二又是不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尤其那些懷有身孕的小媳婦,有將龍氣帶回娘家的說法。在娘家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輕松而愉快。城里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同帶回來吃一頓豐富的中飯。此風俗在南方大少數地域很盛行,不少地域不斷沿續至今。
2.剃龍頭
農歷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官方以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低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安康生長,長大后高人一等;大人理發,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肉體頭”。每逢這天,家家理發店都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別的官方傳播“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很多人臘月都不但顧理發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3.煎餅炒豆
這天龍低頭,所以炒的豆子叫“龍眼豆”。炒“龍眼豆”最規范的就是有一種黑色、圓形的大豆,上邊還散布著褐色的圓圈,和眼珠類似,這是孩子們最歡送的。但大局部人家沒有這種豆子,于是便炒普通的大豆、蠶豆、豌豆等。
4.放龍燈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域還有“放龍燈”的風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黃昏時分,放到河里或灣里撲滅,為龍照路。借此文娛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妙的祝福。
5.忌動針
婦女們不淪有多么緊要的針線活,但在二月二這大不作針線活,說這天龍低頭,動針會傷龍的眼睛,為了避傷龍的眼睛,這天就免作任何針線活了。
6.開筆禮
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標明開端正式學習。過來的讀書人要行四個禮,即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其中,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開筆就是開端寫文章,典禮次要有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根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外容。如今很多中央也恢復了這項活動。
以上就是關于龍低頭是幾月幾日和龍低頭有什么風俗的引見,希望可以協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