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潤燥正當時!這7種白色食物助你輕松應對“秋燥”
中醫強調,秋季是養生進補的黃金期。但需注意,胃腸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的人群需警惕急性胃腸道疾病。脾胃虛弱者應減少粗纖維高淀粉食物攝入;萎縮性胃炎患者適合飲用酸奶;胃酸不足者每餐可食用2-3個新鮮山楂以促進消化。
潤燥是秋季養生的核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退休中藥師林英元指出,“潤秋燥、食‘清白’”是傳統智慧,白色食物能有效滋陰潤燥,維護呼吸系統健康。以下7種白色食物,助你科學應對秋燥:
1. 燕麥:控糖護心“全能選手”
燕麥早期在海外被用作藥材,其富含維生素B、E及可溶性膳食纖維,可顯著降低血液膽固醇與血糖水平,改善便秘并促進血液循環。每100克燕麥的膳食纖維含量高達10.6克,是減肥和控糖的理想主食。
推薦吃法:雞蛋與燕麥搭配,兼顧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需求。加入嫩菠菜碎和瑞士奶酪,營養更均衡。
2. 銀耳:平價“菌中滋補品”
銀耳性平味甘,歸肺、胃、腎經,具生津潤肺、滋陰養胃之效,尤適肺燥干咳、胃腸燥熱便秘者。其膠質成分能直接滋潤呼吸道黏膜,被譽為“菌中之冠”,且滋潤不膩滯,適合體虛及陰虛內熱人群。
注意:風寒咳嗽者慎用。
3. 雪梨:潤肺止咳“百果之宗”
梨性涼微寒,能潤肺清燥、止咳化痰,緩解秋季口干便秘、痰黃煩渴。虛寒體質者宜蒸煮后食用(如冰糖燉梨),避免生吃加重腹瀉。
數據支持:梨的含水量達85%,同時含鉀、鎂等礦物質,可快速補充體液。
4. 淮山藥:健脾益肺“平補上品”
山藥含豐富黏液蛋白,能滋陰養肺、改善微循環,對慢性氣管炎、心絞痛有輔助療效。每100克山藥含1.9克蛋白質及16毫克維生素C,烹飪時需切后浸水防氧化。
推薦吃法:熗炒、煮粥或煲湯,適合各類體質。
5. 百合:安神潤肺“雙效食材”
百合含生物素、秋水堿等生物堿,可安定情緒、鎮咳平喘,改善肺功能。鮮品效果優于干品,日攝入量干品≤20克、鮮品≤30克。風寒咳嗽及脾虛者忌食。
研究對比: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連續食用百合兩周,咳嗽頻率顯著降低。
6. 白蘿卜:清熱化痰“十月人參”
蘿卜性涼味甘,能清熱生津、順氣化痰,蓮藕蘿卜燉牛腩是經典潤燥菜。其汁液可輔助治療熱性哮喘(配麥芽糖增強功效)。
古籍佐證:《本草綱目》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
7. 蓮子:強心安神“營養庫”
蓮子含β-谷甾醇及豐富鈣、磷、鐵(每100克含鈣89毫克、磷285毫克),兼具鎮靜、強心、抗衰功效。蓮子芯味苦,可清熱安神,開水浸泡飲用可緩解高燒煩躁。
注意:保健食療時建議保留蓮芯。
食用貼士:
體質適配:陽虛者搭配生姜、陳皮;濕熱體質先清濕熱再潤燥;糖尿病患者限食高糖水果如梨。
烹飪原則:白色食物宜燉、煮,避免煎炸破壞滋陰成分。
內外兼顧:每日飲水≥1.5升,配合合谷穴按摩(增強免疫力)、三陰交穴按摩(緩解口干便秘),環境濕度維持在50%-60%。
秋燥來襲,用對白色食物,讓身體由內而外“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