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食物大全:潤燥滋補正當時
百合
百合兼具補肺潤肺、清心安神雙重功效,尤其能緩解疲勞與燥咳。其維生素B、C及鈣、磷含量豐富,可提升代謝力與免疫力。日常推薦煮湯或燉粥食用,對抗秋季干咳、喉痛效果顯著。
山藥
山藥以“補而不滯、性味平和”著稱,男女老少均宜食用。含淀粉消化酶(活性達蘿卜的3倍),助消化防積食;另含鉀、鐵、鋅及維生素C、B族,可增強免疫。《本草綱目》記載其能“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白扁豆
初秋食用白扁豆粥或湯飲,可高效化解暑濕、健脾增食欲。其清熱利濕特性,能加速排出體內積存濕熱,助力脾胃功能恢復。
藕
生熟藕功效迥異:生藕性涼,清熱生津止渴,絞汁飲用可緩解咯血、便血;熟藕性溫,健脾開胃益血,常食可烏發美顏。需注意,脾胃虛寒者忌食生藕。
黃鱔
秋季食鱔補益力強,且對血糖調節有一定作用。清燉、紅燒或煮粥均可,但高尿酸人群需適量。
栗子
栗子被譽為“干果之王”,健脾養胃、補腎壯骨功效突出。水煮或糖炒皆宜,但易反酸者應少食。
胡桃(核桃)
在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方面表現突出,兼能益氣養血、潤燥通便。其油脂含量達60%–70%,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有益心血管健康。
花生
深秋鮮花生仁宜煮湯或水煮食用,避免炒制破壞營養。富含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但每日攝入建議控制在30克內。
紅棗
紅棗是滋陰潤燥的清補佳品,與銀耳、百合、山藥同煨可增效。其維生素C含量高達243mg/100g,但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需慎食。
苦瓜
苦瓜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效果顯著。因其性寒,脾胃虛寒者建議搭配溫性食材(如姜片)烹調。
蓮藕
蓮藕性平,具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效。每100g含膳食纖維2.2g,促胃腸蠕動防便秘。涼拌、煲湯或清炒均可保留營養。
其他推薦食材
潤燥主力:梨(生津止咳)、荸薺(清熱化痰)、銀耳(潤肺生津);
營養補充:胡蘿卜(抗燥明目)、平菇(增強免疫)、番茄(富含維C);
葷食優選:兔肉(高蛋白低脂肪)、鴨肉(滋陰養胃);
進補藥材:黃芪(補氣固表)、枸杞(滋腎潤肺)、沙參(養陰清肺)。
關鍵提示:秋燥分溫涼!溫燥選桑葉、梨、杏仁;涼燥用沙參、銀耳、胡蘿卜。體質虛寒者慎食寒性食物(如生梨、苦瓜),避免加重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