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吃什么好?這3類食物+4款解暑湯最養人
夏季養生,關鍵在于清熱解暑、健脾祛濕,選對食物比吃藥更管用。
夏季養生吃什么好
1. 多喝姜茶,溫養陽氣
“冬吃蘿卜夏吃姜”的古訓至今適用。生姜性辛溫,能散寒發汗、溫補陽氣,尤其適合長期待在空調房的人群。
推薦喝法:生姜切片,取3片沸水沖泡5分鐘,加少許紅糖調味。若搭配紅棗(姜棗茶:生姜3片+紅棗5顆),可增強溫中散寒效果,對脾胃虛寒者尤其友好。夏季飲食應以溫為佳,溫食助陽氣,避免寒涼傷脾胃。
2. 適當吃水果,解暑又養顏
香瓜(甜瓜):含水量超90%,富含檸檬酸與碳水化合物,能清熱消暑、生津止渴,還可緩解口臭。
荔枝:每100克含維生素C高達71.5毫克,助皮膚抗氧化、防雀斑,促進血液循環。但需控制每日攝入量(成人建議≤10顆),避免上火。
小貼士:瓜果從冰箱取出后勿立即食用,易致寒濕積滯。
3. 涼性蔬菜,清熱首選
夏季易上火中暑,涼性蔬菜可除煩解暑、生津止渴:
苦瓜:含苦瓜多糖、皂苷等活性物質,能降血糖、清心明目。
黃瓜:榨汁加蜂蜜飲用,緩解口干;切片外敷可舒緩日曬后皮膚灼熱。
絲瓜、冬瓜:絲瓜涼血通絡,冬瓜利水祛濕,搭配蛤蜊或排骨,既滋陰又解暑。
注意:涼性蔬菜烹飪時可加姜片平衡寒性,陽虛體質者尤需注意。
夏季養生多喝解暑湯
1. 烏梅綠豆湯,滋陰生津
配方:綠豆50g、烏梅25g、冰糖適量。
做法:綠豆高壓鍋煮爛,加烏梅片、冰糖再煮10分鐘。
功效:綠豆清熱利水,烏梅生津止渴,兩者搭配可緩解咽干口燥。每周飲用2-3次為佳。
升級版:烏梅黨參湯(烏梅35g+黨參10g),增強補氣效果。
2. 豆蓮湯,安神健脾
配方:綠豆50g、蓮子15g、百合30g、粳米50g。
做法:豆類浸泡后與粳米同煮,加百合再煮10分鐘。
功效:蓮子健脾安神,綠豆解暑,百合潤肺,適合暑熱失眠、食欲不振者。
3. 冬瓜薏米排骨湯,祛濕消腫
配方:冬瓜300g、薏米30g、排骨200g、茯苓10g。
做法:薏米浸泡2小時,排骨焯水后燉1小時,加冬瓜再煮20分鐘。
功效:薏米茯苓健脾祛濕,冬瓜利尿,可緩解暑熱浮腫。
4. 西洋參蛤蜊苦瓜湯,清補兼顧
配方:苦瓜150g、花蛤150g、西洋參5g、姜片10g。
做法:苦瓜切片,花蛤吐沙后與西洋參同煮,蛤蜊開口即關火。
功效:花蛤富含氨基酸和鐵,西洋參益氣養陰,苦瓜清熱,適合疲勞汗多者。
養生小提醒:夏季飲食需因人而異!濕熱體質可多食苦瓜、綠豆;脾虛者宜搭配生姜;陽虛人群空調溫度勿低于26℃。選對食物,清爽度夏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