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黃金搭檔:蜂蜜潤燥,食醋開胃
秋季養生,蜂蜜與醋不可少
蜂蜜:潤燥養膚的天然佳品
明代醫藥大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明確記載了蜂蜜的六種功用:“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熱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瘡瘍之痛。”這充分印證了蜂蜜的藥用價值。
我國古代醫家推崇“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的養生之道。秋季氣候干燥,燥邪當令,人體容易出現咽干口渴、喉嚨疼痛、聲音嘶啞、干咳無痰、皮膚干裂、便秘等津液受損的癥狀。此時,遵循“燥則潤之”的原則,食用蜂蜜是保健養生的絕佳時機。蜂蜜功能甘緩和中、潤肺止咳、潤膚美容,恰好能有效應對這些秋燥癥狀。
蜂蜜之所以能滋補潤膚,關鍵在于其含有的多種養分能有效刺激細胞生長,促進新陳代謝,顯著改善皮膚的營養狀況。蜂蜜中特有的抗菌物質能消滅體表細菌,消除面部色素沉著,促進局部組織再生。因此,它對粉刺、皮炎、手足皸裂、皮膚干燥、面色暗淡等問題均有良好療效。
食醋:去膩開胃的健康助手
醋,古稱苦酒,歷來是中藥寶庫中的重要一員,其保健養生功效早已廣為人知。歷代醫藥學家積累了豐富的用醋治病養生的經驗。
研究發現,每日攝入20毫升食醋,人體膽固醇水平平均可下降約9%,中性脂肪減少約11%,血液黏稠度也會有所降低。花生富含脂肪(40%-50%,約為大豆的2倍)和蛋白質(約30%,相當于小麥的2倍多)。醋與花生結合食用,對身體大有裨益。
秋季食用醋還能有效去油膩。醋味能刺激鼻和口腔黏膜的感受器,神經反饋至消化系統和全身,可顯著增加食欲并幫助消化。然而,食用醋需適量。胃潰瘍和胃酸過多患者尤需謹慎。畢竟醋屬酸性,不僅可能腐蝕胃腸黏膜,還會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導致胃酸增多、潰瘍加重。此外,適量食用醋確實能增強消化功能并保護肝臟,但過量攝入反而可能損傷肝臟健康。
秋季養生蔬菜推薦
西蘭花: 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全面)、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清炒或作為配菜皆宜。
菠菜: 含有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鐵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燒湯、涼拌、單炒或配葷菜合炒均可,營養美味。
紅薯: 塊根中含有蛋白質、油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灰分,以及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
海帶: 性寒味咸,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食物。既能清除體內積熱,又能緩解出汗過多導致的體力透支。其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益處良多。
茭白: 我國特產蔬菜,與莼菜、鱸魚并稱“江南三大名菜”。質地鮮嫩,味甘實,是蔬菜中的佳品。性甘寒滑利,能利尿祛水(輔助治療四肢浮腫、小便不利),又能清暑解煩止渴。與臘肉同炒,風味更佳。
蓮藕: 性甘平,可清熱去火、潤肺止咳。營養價值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及淀粉含量豐富,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明顯。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其含大量單寧酸,能收縮血管止血,且止血不留瘀,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
黃瓜: 具有顯著的清熱解毒、排毒養顏、生津止渴功效。黃瓜酸能促進新陳代謝排毒。所含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生成,纖維素則促進腸道腐物排除并降低膽固醇,有助于減肥強體。
小白菜: 含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酸性果膠、鈣、磷、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是蔬菜中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品種之一。所含鈣、磷能促進骨骼發育,加速新陳代謝,增強造血功能。富含的維生素B1、B6、泛酸等,能有效緩解精神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