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養胃三款經典食療方,腸胃調理有妙招
一、神仙素湯
材料:
水發黑木耳、黃豆芽、筍尖、玉米筍、小蘑菇、清水口蘑、水發香菇片各50克
調味料:香油、黃酒、鹽、味精適量
做法:
各類食材分次入沸水焯燙,快速鎖鮮;
鍋中加清水,投入全部食材,調入黃酒、鹽、味精,中火燉煮至入味,最后淋香油提香。
功效:
顯著補益腸胃功能,同步促進利水解毒。中醫臨床數據顯示,菌菇類食材含多糖成分達15%以上,系統性增強消化黏膜修復能力。
二、蠶豆養生羹
材料:
三花淡奶、枸杞子適量,水發竹蓀50克,芥菜75克
調味料:黃油糖面、胡椒粉、高湯、味精、鹽適量
做法:
竹蓀切段,芥菜洗凈切丁備用;
高湯與淡奶入鍋煮沸,加竹蓀、芥菜、枸杞,調入鹽、胡椒粉、味精;
轉小火慢煮10分鐘,最后用黃油糖面勾薄芡即成。
功效:
養胃健脾同時止咳潤肺。營養學研究表明,竹蓀膳食纖維占比超30%,相較于普通蔬菜,其促進腸蠕動的效率提升近2倍。
三、靈黃銀耳煲
材料:
百葉絲300克,大白菜條500克
調味料:色拉油、黃油、味精、鹽適量
做法:
百葉絲入鹽沸水汆燙3分鐘去腥;
熱鍋加色拉油,下白菜炒至微軟,烹入黃酒;
加百葉絲與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煨;
待湯汁濃白如乳,調入鹽、味精即可關火。
功效:
強效調理脾胃虛寒,持續增強體質。百葉絲蛋白質含量維持在20g/100g水平,與白菜維生素協同作用,顯著提升營養吸收率。
注:食療方需長期堅持,配合規律作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