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市萁山縣外地人炒雞時只用白糖、醬油、料酒這三種調料,在熱油中放入白糖炒到變色、發粘,再烹入醬油炒勻,此時下入雞塊煸炒,顏色就會十分紅亮。待雞塊上色、皮肉收緊,再加湯燉制,雞塊十分入味。
此菜在原做法的根底上,將燉好的雞塊撈出炸香,使其肉質收緊不易碎,最初加青椒、姜片干炒,讓雞塊充沛融入鮮辣及姜香。
制造流程:
1、散養的土公雞一只(約1500克)宰殺治凈,剁成大塊。
2、鍋入菜籽油2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白糖40克小火炒至發粘,烹入醬油60克,待香味溢出后下入土雞塊,同時烹入料酒60克小火煸炒10分鐘至水分收干,放入八角1個、桂皮1段、丁香3克、肉蔻4克、白芷2克,倒入高湯浸沒雞塊,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35分鐘,撈出雞肉吸干水分,下入八成熱混合油炸30秒至外表輕輕起泡,將雞肉撈出,下入姜片80克炸至金黃、干香,撈出瀝油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青椒段200克煸炒出香,放入雞塊、炸姜片炒勻,出鍋裝盤即可,干鍋滋味愈加鮮美。
技術關鍵:
1、第一次煸炒時要用菜籽油或大豆油,且菜籽油的量要足,加得少了雞塊的水分煸不出來。
2、炸雞塊的油用花生油和菜籽油混合制成,二者比例為2∶1,用此油炸雞,可在堅持香味的根底上,讓雞塊顏色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