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北京“九如軒家府菜”餐廳主理人 何宏杰
何徒弟去舟山調查時,在一戶農家品味到燉鯧魚,做法復雜,但卻鮮味十足,他決議將此菜歸入菜單。為了豐厚可食性,他還在湯中參加了四川人做湯常用的“魚汆”(即魚丸)、木耳、口蘑,以蝦膏、蟹黃醬調味,湯色金黃,且蝦、蟹、海魚、河魚的聚集讓人倍覺鮮美。
做魚丸:
1、選用鮮活的草魚(肉質白、彈性好)3條宰殺治凈,去掉魚頭、魚尾,將魚身一分為二,沖去血水后放入冰箱,調至0-4℃冷藏12小時,使魚肉“排酸”,做好的魚丸滋味更好。
2、取出魚身,將皮面朝下放到砧板上,用刀從魚尾處一層層向前刮,每次只刮下很薄的一層魚肉泥,這樣可以去盡藏在其中的細碎魚刺。
3、取一張新穎的豬皮鋪到砧板上,留意皮面朝下,將魚泥放在下面,用刀背砸至變粘,待其能在刀面上附著不掉落時即可。留意砸的時分不成過度用力,不克不及將上面的豬皮刺穿,以免肉皮碎混入魚茸中。
4、魚茸納盆,每斤中要添入清水800克,順同一標的目的用力攪打,盡能夠多地將空氣打入其中,以便添加膠性,進步彈性和粘合力,待魚茸放入水中漂浮不沉時,再倒入清水800克(提早加鹽25克拌至消融)、姜汁水20克,順同一標的目的攪勻即成。
5、鍋入寬水,將魚茸擠成比鵪鶉蛋略大一點的魚圓下入鍋中,小火漸漸升溫,但要一直堅持水面寧靜不沸騰,煮5分鐘,待魚圓變為奶白色時即成熟,撈出過涼,泡入清水備用。
吊魚湯:
鍋入豬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魚頭、魚骨共20斤小火煎香,倒入清水60斤,大火沖20分鐘,打去渣滓即成。
走菜流程:
1、小鯧魚5條(約100克/條)宰殺治凈,從中一切為二,加過量蔥姜水、白胡椒粉抓勻腌制5分鐘去腥;木耳、口蘑片各80克飛水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腌好的鯧魚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將鯧魚撥至一旁,在油中下入蟹黃醬15克、潘泰牌大蝦膏10克小火炒香。
3、沖入魚湯1500克,放入魚丸300克、木耳、口蘑片,調入過量鹽、雞粉,大火燒開轉中火煮2分鐘,加白胡椒粉5克,放香蔥段10克,起鍋裝盤,帶底火走菜。
4、蟹黃醬和大蝦膏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