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主料:
牛排50根(此菜選用的牛排是從美國出口的,進價每千克100元擺布,每3根為一包;這種牛排選用的均是每頭牛的第6-8根肋骨,肉質厚且嫩,屬于牛身上的精髓)。
輔料:
牛棒骨10千克,清水30千克,大蔥500克,鮮姜500克。
調料:
A料(精鹽500克,雞粉150克,味精150克,料酒1200克,冰糖500克,蜂蜜150克,東古醬油500克)
B料(柱候醬750克,海鮮醬750克,蠔油500克,廣東腐乳650克,南乳汁1000克)
香料(桂皮50克,香葉20克,丁香10克,肉蔻40克,草果15克,陳皮10克,白芷10克,小茴香50克,白蔻20克,良姜10克,羅漢果50克,八角50克,花椒20克,洗凈后包入香料包)
制造:
1、將牛排自然凍結后,每根截生長17厘米、重約550克,用清水浸泡8至10小時,將血污排出,控凈水分備用。
注:這道菜現有兩種上菜方式,按位上時,要將牛排改刀成17厘米長,長度適中、賣相美不雅,假如是按例上桌,牛排可以不必截(長約25厘米),只略微修一下邊角即可,顯得重量比擬足。
2、將控凈水的牛排逐根拍勻干生粉,下入150℃的油鍋中炸至外皮起脆,撈出待用。先炸再鹵的目的是使牛排先定型,假如不外油直接鹵制,鹵出的牛排沒有棱角、易軟塌。
3、牛棒骨、清水、蔥姜下入湯桶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熬制6小時,打掉渣子,下入A料、B醬料燒開,下入香料包小火熬30分鐘,最初下入炸好的牛排,大火燒開后加上蓋子,改為微火燜煮150分鐘,煮好后撈出放涼,冷藏備用。燜煮時要調成微火,湯面不克不及翻騰,不然鹵出的牛排外形不完好。
4、走菜時將煮好的牛排取出平放于烤盤內,每塊下面刷一層金蘭牌烤肉醬(約10克),撒上黑椒碎5克,入上、下火均為150℃的烤箱烤制15分鐘。
5、將烤好的牛排改刀裝盤,帶一碟醬汁上桌,配刀叉食用。
制造關鍵:
煮制時用極小的火,湯不克不及滾沸,這樣煮出的牛排剛好熟透而未軟爛,假如用高壓鍋壓制,鹵湯的滋味無法充沛融入牛肉中,并且肉易發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