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杭州的薄荷,印度的香茅草,云南的檸檬,四川、天津、廣州等地的調(diào)料,陜西的面條,我將它們交融在一同,讓本來味型單一的牛蛙煲更復(fù)合多變。
制造:
1.取宰殺制凈的牛蛙肉400克,拌入生粉4克,滑油;寬面150克入沸水中煮熟。
2.香茅草、檸檬片各20克辨別打碎取汁,與獨流老醋8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20克,永豐辣醬、美樂香辣醬各5克,臘八豆、老干媽油豆豉各10克拌勻,撒入香蔥花20克、蒜末15克,澆入燒至九成熱的四川老油30克調(diào)勻即成醬汁。
3.燒熱的石鍋內(nèi)放入牛蛙肉、寬面,澆入醬汁,以薄荷葉5克、檸檬片4片裝點,讓顧客拌勻食用即可。
制造人:陳文鑫
牛蛙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安康食材而廣受歡送。普通多做成干鍋牛蛙、饞嘴蛙、泡椒牛蛙等。我在傳統(tǒng)牛蛙煲的根底上,巧妙地將全國各地的調(diào)料交融在一同,讓其本來單一的口味衍生出更多味型,將傳統(tǒng)的牛蛙煲玩出了新把戲。建議選用灘涂養(yǎng)殖的半野生牛蛙,它的體味小,而純養(yǎng)殖的牛蛙體味很難祛除,土腥味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