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雞脯肉200克,鹽炒花仁50克,精鹽4克,醬油20克,白糖11克,干辣椒段10克,干花椒3克,料酒6克,醋10克,味精1克,蔥丁20克,蒜片5克,姜片5克,鮮湯35克,混合油100克,水豆粉35克
制造流程:
1、雞腿肉用刀拍松,先劃成3毫米見方的十字花刀,深度為原料的2/3),再斬成1.5厘米大的??;放入碗內,加鹽、料酒、水豆粉拌勻。
2、鹽、醬油、醋、白糖、味精、水豆粉、料酒、鮮湯調成滋汁。
3、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6成油溫下干辣椒段、花椒,炸至棕白色,放入雞丁炒散籽;加姜、蒜片、蔥丁炒出香味后,待雞丁斷生,烹入滋汁,收汁亮油,參加花生,翻炒平均,起鍋裝盤即可。
味型:荔枝味
特點:鮮香細嫩,辣而不燥,略帶酸甜。
提示:雞腿肉拍松劃花,便于成熟快,易入味,干辣椒段先下鍋,花椒后放,包管菜肴青辣。花仁在成菜起鍋時放入,包管酥脆。掌握有色彩味品的運用量,成菜色澤棕紅。
解析:
此菜傳說最多,并且講起來有板有眼是丁寶楨在四川時,常微服私訪。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雞丁,叫家廚仿制,為了取悅于奴才,家廚以“宮保雞丁”名之。又聞丁寶楨客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前任四川總督。
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肴,聽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制造“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知名。調任四川總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主人歡送。后來他由于戍邊御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爆雞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