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粘羊尾是一道傳統(tǒng)川菜,以肥肉為主料,拖蛋粉糊炸熟后裹糖食用,口感酥脆苦澀,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頗受歡送,是事先宴席上罕見的菜品。
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改善,這道菜品也由于過于清淡而被淘汰出局。如今潘傳義巨匠將其做法保存,只是把原料換為安康養(yǎng)生的千頁豆腐,便成為一道極受歡送的甜味菜品。
制造流程:
1.千頁豆腐400克改刀生長5厘米,寬、高各0.8厘米的條,汆水去掉豆腥味。
2.豌豆淀粉150克、雞蛋3個調(diào)成稠糊。
3.下入豆腐條裹勻。
4.將其分次放入三成熱油炸至定型,撈出后開大火將油溫升至六成熱,放入豆腐條復炸至外表微黃,瀝油備用。
5.鍋入清水200克燒開,放白糖200克小火漸漸加熱攪動,時期鍋內(nèi)糖汁的變化如下:白糖消融→外表泛起起大水泡→變成小水泡→平均遍及的“魚眼泡”。
6.待糖汁變得黏稠,攪動時覺得略有阻力,立即將鍋端離火口,倒入炸好的豆腐條,用鏟子疾速翻動,使糖汁平均地裹在下面,然后加快速度,持續(xù)鏟至糖汁開端凝結(jié)變白,豆腐外表構(gòu)成一層淺淺的白霜。
7.撒白芝麻10克,將豆腐盛出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