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款云南版本的黃燜雞,滋味特別香濃,其中的秘訣就是——用火腿做出香入骨髓“增香劑”。火腿腳雖然是下腳料,但在漫長的腌制、晾曬進程中,香氣都曾經浸到了骨頭里,用來烹制菜肴所起的增香作用,一點也不比火腿肉小,且本錢更低。
制造流程:
1.火腿腳燒去外表余毛,刮洗潔凈,斬成小塊,放入高壓鍋中,添清水浸沒原料,放少許紅糖、蔥、姜,小火壓30分鐘至熟,取出瀝干備用。
2.小土豆去皮,改刀成大塊,入七成熱油炸至外表金黃;鹵水豆腐改刀生長方塊,入七成熱油炸至顏色焦黃、外表起泡,撈出瀝油備用。
3.宰殺治凈的土雞2只沖去血水、剁成小塊。鍋入菜籽油6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姜片、蔥段、蒜瓣各60克爆香,放入干辣椒段40克、干花椒粒30克小火浸炸至呈棕白色,倒入雞塊煸炒至變色,加黃燜醬500克小火炒香,放高壓過的火腿腳1.5千克翻炒平均,添清水浸沒原料10厘米,大火燒開轉小火燉90分鐘。
走菜流程:
取炸過的土豆750克、豆腐250克墊入土陶鍋,下面舀入燉熟的黃燜雞、火腿腳共1000克、原湯600克,撒蒜苗段10克,大火燒沸后走菜。
黃燜醬:
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山柰碎、南姜碎、蒜茸各150克、香葉10片、八角2個、桂皮1段、小茴香、草果各15克、丁香3克小火炸香,放湯池老醬2000克、糟辣椒450克小火炒至油色紅亮,添清水800克攪勻燒開,放拓東甜醬油150克、高度白酒100克、鹽35克、雞汁30克攪勻,中火燒開后放入香菜150克、香茅草5根,轉小火熬15分鐘,待醬汁濃稠,打去渣滓即成。
原料掃盲:
湯池老醬產自云南宜良,這里家家戶戶有曬醬的傳統習俗。老醬以黃豆為次要原料,經浸泡、蒸熟、搗碎三步后歸入盆中,加少量辣椒以及香料、鹽、糖、白酒等混合拌勻,再移入土陶缸內,在太陽下晾曬,并活期攪拌,發酵5年以上才可食用,滋味咸、辣,略帶甜味,翻開裝醬的罐子,十米外都可以聞到濃郁的醬香。此醬合適制造燒菜及熬制醬湯,成菜顏色蒼白、醬香濃郁。
△湯池老醬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