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明細
- 其他口味
- 煮工藝
- 一小時耗時
- 簡單難度
酸漿豆腐和酸漿水的制作方法做法步驟
1將黃豆浸泡一夜,豆水分量比為1:3,泡好的黃豆約為本來的2倍,冬季6—8小時,春夏季12小時擺布,如浸泡工夫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我用的飛利浦料理機,將泡軟的黃豆參加2500克水(干豆和水的比例是1:10以內),為了進步出漿率,我都是磨兩遍,
3預備好功率豆漿的布袋,將打好的生豆漿倒在布袋中,用手把豆漿擠出,過濾后的豆漿放在鍋內,紗布最好是密一點的那種,過濾不好煮漿時容易糊鍋底,假如紗布不密,就要過濾兩遍
4過濾后的豆漿放在鍋內煮開,將外表的泡沫撈出,豆漿煮開后還要持續小火煮五分鐘擺布,把漿煮透煮香,留意必然不要分開,要看著鍋以防溢出
5初次先用25克的白醋加上50克的清水,攪均兌成酸鹵。煮好的豆漿關火,降溫到80度,參加450克擺布冷水至鍋中,加好后我都是測一下溫度,剛好80度的,將兌好水的白醋分三到五次倒入鍋中,此時用湯勺在鍋中慢攪、輕攪。將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凝聚到一同。當豆漿開端呈現絮狀沉淀物并且與水別離就可以了,點好后要保溫運動20分鐘擺布
6留酸漿就可以用湯勺將鍋中的清湯舀出下次所需的點鹵的量,250克要500克擺布的酸漿,做為酸漿備用,放在有蓋的的瓶子發酵,寄存48小時擺布工夫即會變酸,這種變酸了水才是真正的‘酸漿水’鄙人次做‘酸漿豆腐’時,用這種‘酸漿水’以1:1的比例參加清水勾兌,即可再做‘酸漿豆腐’了。酸值過度,就不克不及用了,工夫稍長就會發生雜菌,而發生異味。如今的溫度發酵3天,我家溫度比擬低,我都是放在暖氣旁邊,我用筷子,沾了一點嘗了酸度,不是很酸,就直接用酸漿點豆腐,當豆漿開端呈現絮狀沉淀物并且與水別離就可以了,再開戰加熱1到2分鐘,點好后要保溫運動20分鐘擺布
7預備一個可以濾水的容器,這是裝面醬的盒子,上面打眼
8可以濾水的容器,鋪好潔凈紗布蓋好紗布,
9豆花:點好的豆花,
10將豆腐花舀到紗布內,
11把豆腐花鋪平,用紗布裹好,下面蓋上,蓋子要比模具小一點,
12壓榨:下面用重物壓住以利于把水擠出,壓20分鐘擺布,壓豆腐的工夫和力度依據團體的口感來決議,喜歡吃嫩的就少壓一會
13做好的豆腐沒有一點酸味,比例很重要,本人做食物即省錢又擔心,好的酸漿是很酸、微黃、通明、幽香的液體,混濁的就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