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只是播種祭奠與豐年宴會盛大舉行的工夫,也是北風乍起的時節。立冬的日照工夫繼續延長,冷空氣已具有較強的權力,經常向南侵襲。有時構成微風、降溫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一、立冬節氣的特點
1.霜霧頻繁
正終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呈現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嶺以北也會呈現初霜。11月的南方,隨著冷空氣的前鋒移出本地,鋒后的冷空氣團開端向暖的方面變性,假如沒有后續的冷空氣補充,幾天之后,溫度雖上升了,空氣質量卻逐步變壞。特別是大城市,大氣中積聚的水汽和凈化微粒結合凝結后,構成煙霧或是濃霧,影響著人們的安康和交通運轉。
2.南方強冷空氣頻繁繼續降溫
隨著冷空氣的增強,氣溫下降的趨向放慢。南方的降溫,人們習以為常。從10月下旬開端,先后供暖,人們好在還有一個避寒之地。而關于此時處在深秋“小陽春”的長江中下游地域的人們,均勻氣溫普通為12℃至15℃。綿雨已完畢,假如遇到強冷空氣迅速南下,有時不到一地利間,降溫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畢竟微風當時,陽光照射,冷氣團很快變性,氣溫上升較快。氣溫的上升與熱量的積聚,促使下一輪冷空氣帶來較強的降溫。此時,令人愜意的深秋天氣接近序幕,分明的降溫使這一地域在進入初霜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紅葉最佳欣賞期,并在11月底陸續入冬。
二、立冬節氣的習俗
1.祭奠
立冬在現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在我國局部地域有祭祖、飲宴、卜歲等風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奠,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2.吃赤豆糯米飯
立冬之夜,還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風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長進,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持續摧殘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