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吃柿子的最佳時節(jié),不論是新穎的柿子,還是柿子制成的各種食品,在春季看來都是食用的最佳時節(jié)。別的,由于它口味共同、養(yǎng)分豐厚,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柿子曾經(jīng)成為群眾的最愛。
柿子各部位的養(yǎng)分價值
1、“鮮柿”的養(yǎng)分價值
鮮柿子味甘、澀,性涼,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成效。
《本草綱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鮮柿250克,切碎取汁,開水沖服,可醫(yī)治胃熱傷陰之煩渴口干。
養(yǎng)分剖析標(biāo)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碘、鈣、磷、鐵等,未成熟果實含鞣質(zhì)。
藥理研討標(biāo)明,柿子有降低血壓,加強冠脈血流量的作用。
2、“柿餅”養(yǎng)分價值
柿餅味甘,性平,具有潤肺、澀腸、止血等成效。
柿餅60克,挖開裝入川貝9克,蒸熟后服用,可治干咳;
柿餅、紅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可治痔瘡出血;
柿餅兩個,陳皮兩片,糯米60克,共煮粥服用,可治慢性腸炎。
3、“柿霜”養(yǎng)分價值
柿霜即柿餅上所結(jié)的白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等成效。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云:“柿霜色白入肺經(jīng),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
柿霜溫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咽炎;柿霜10克,冰片0.5克,薄荷5克研細(xì)末,涂擦患處,可治口瘡、口角炎。
4、“柿葉”養(yǎng)分價值
嫩柿葉開水泡代茶飲,能硬化血管,降低血壓,避免動脈硬化,并有清熱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秋天吃柿子的四大粥方
1、柿葉粥
柿葉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過量。
將柿葉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過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止咳平喘,擴管降壓。適用于肺脹咳喘、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等。
2、柿子粥
鮮柿子2個,大米100克,白糖過量。
將鮮柿子擇洗潔凈,榨汁備用。取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過量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柿子汁、白糖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
清熱潤燥,生津止渴。適用于肺燥及秋燥咳嗽、酒后煩渴、小便黃短等。
3、柿蒂粥
柿蒂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過量。
將柿蒂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過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降氣止呃。適用于胃失和降所致的呃逆癥。
4、柿餅粥
柿餅2個,大米100克,白糖過量。
將柿餅擇凈,切片備用。取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過量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柿餅、白糖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
健脾益氣,收澀止血。適用于熱痢、血淋等。
秋天吃柿子的忌諱
1、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柿子性寒,凡脾虛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chǎn)后及外感風(fēng)寒者,忌食鮮柿子。
脾胃虛寒者可以適當(dāng)食用柿餅,也有類似的保健作用。
需求留意的是,不管鮮柿子還是柿餅,每日食用量都不要超越1個。
2、空腹、飲酒不宜吃
脫澀的甜柿子有解酒的成效,但是未經(jīng)脫澀的柿子含有較高含量的鞣酸。
空腹時,鞣酸與胃酸直接接觸,容易生成胃柿石惹起胃腸不適。別的,酒精會減速胃酸與鞣酸的反響。
所以空腹或酒后必然要小心吃柿子。
3、生柿子
很多報酬了貯存便利,喜歡購置生柿子。
生柿子滋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食之過量,易致口澀、舌麻、大便枯燥,所以不建議直接食用生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