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主“收”,萬物趨向于以珍藏為用,"毒素"也容易在體內蓄積,因而需求及時的排泄,不然會招致各種疾病。
清肺
肺是我們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其他臟腑有掩蓋維護作用,秋天最易傷肺,但同時也最適清肺。
1、深呼吸
吸氣時,先使腹部收縮,然后使胸部收縮,到達極限后,屏氣幾秒鐘,再逐步呼出氣體。呼氣時,先膨脹胸部,再膨脹腹部,盡量排出肺內氣體。重復停止吸氣、呼氣,每次3~5分鐘,每日停止2~3次。臨時堅持深呼吸,可以預防、緩解呼吸道零碎疾病。
2、自動咳嗽
晨起、午休或臨睡前,在空氣清爽處做深吸運動,深吸氣時遲緩抬起雙臂,然后自動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再下垂雙臂。重復10~12遍,可盡量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
3、擴擴胸
平常留意呼吸零碎的錘煉,可用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后用腹部帶動呼吸,能添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氣。
4、吃點白
白色入肺,對滋養肺部無益,秋天就該多吃一些像白蘿卜之類的白色食物。
清胃
1、避開7個怕
腸胃專家總結出胃最怕的7件事,一怕過飽,二怕吃太晚,三怕胃痛忍著,四怕吃飯快,五怕吃生冷,六怕吃完飯就坐著,七怕飲食過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盡量防止。
2、可溶性膳食纖維不成缺
可溶性膳食纖維指山藥、秋葵、蓮藕、菌藻等一些食用起來有粘液的食物,黏液可以對胃壁構成一層維護,加重胃黏膜的任務壓力。
3、消積食
發現積食后,應增加飲食量,同時適當配合一些食療方,如糖炒山楂、白蘿卜粥等,既容易消化,又有順氣、健胃、補脾的成效。
清腸
1、按時排便
西醫經絡學以為,早上5點到7點是大腸經“值班”,若此時排便,效果最好,可堅持一天內的大腦清新。因而建議,每天早起空腹喝一杯水,并養成一早大便的習氣。
2、餐后半個小時喝溫茶
餐后半小時當前喝綠茶、普洱茶等可以促進腸蠕動,增加清淡食物在胃中的停留工夫。茶要喝溫熱的,更能解膩,又能維護腸胃。
3、五谷雜糧吃起來
五谷雜糧富含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清腸排毒。粥易消化,可以緩解腸胃的擔負。把紅小豆、黑豆等豆類,搭配黑米、紫米、黃米與燕麥類糯性較好的谷類同煮,口感更好。
清肝
1、起床后及時排尿
早上起床之后盡快排尿,可以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防止毒素滯留體內,招致肝臟“中毒”。
2、不要胡亂吃藥
是藥三分毒!由于服用多種藥物容易發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肝臟代謝藥物才能。除了醫師處方藥,該當防止自行服用其它藥物。
3、堅持悲觀的心態
西醫常說“火大傷肝”,“怒傷肝”,“肝火太旺”,就是在說情志過度安慰會使五臟之氣均衡協調的關系遭到毀壞。所以要控制好心情,堅持悲觀豁達的心態。
清膽囊
1、早餐必需吃
人在晚上空腹時,膽汁儲存了一夜,膽固醇飽和度較高,若不吃早餐,膽汁中的膽固醇排不出來,會惹起膽固醇堆積,逐步構成結石,所以早餐必然要吃哦!
2、少吃大油食物
盡量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脂,如豬油、羊油、牛油等)和高膽固醇食物(奶油、蛋黃、植物內臟、魚子和豬腦、羊腦等)。
3、敲膽經
膽經位于身體外側,用雙手握拳略微用點勁敲打擺布大腿外側各50次。敲膽經能減速膽汁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才能,且同時具有調理情志、緩解緊張心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