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十一假期啦!想一想很是沖動呢!不管您有什么布置,閑上去的時分,無妨嘗試給父母燉一碗養(yǎng)生湯,
或炒個安康菜,把美味吃下肚,把安康留身邊。
主材:山藥
西醫(yī)以為,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三經。具無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的成效。
山藥既能加強脾胃運化動力,改惡人體消化才能,特別適用于脾胃虛弱惹起的便溏泄瀉。
除此以外,山藥還可以補脾肺之氣,益肺腎之陰。
滋陰降火--五鮮素湯
資料:鮮石斛30g,鮮桔梗15g,鮮淮山150g,鮮花生肉100g,鮮核桃肉100g,生姜過量。
制法: 將資料洗凈,淮山切塊,向鍋內參加過量清水煮沸先放入石斛、桔梗生姜熬湯20分鐘,再歸入其他資料,慢火煮40分鐘,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各物搭配成素湯,口味油膩甜美,能養(yǎng)陰利咽,補肺脾腎,潤而不燥,特合適于陰虛火旺的人群,普通人群也可食用。
忌諱:無特殊忌諱。
健脾益氣--板栗蓮子山藥糊
資料:去殼鮮板栗250g,去芯鮮蓮子100g,鐵棍山藥150g。
制法: 資料洗凈,山藥去皮;把板栗和蓮子放在隔網(wǎng)上,隔水蒸20分鐘熟透,板栗和蓮子放入攪拌機加水打碎成糊;另鍋把山藥放入清水中煮30分鐘至熟爛,再把板栗蓮子糊一同放入山藥中,攪拌平均,可以適當加少許紅糖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三者搭配,特別合適脾胃氣虛、失眠等人群。
忌諱:具有干冷癥狀如腹部脹滿、大便粘滯的人群不宜過量食用。
生津潤燥--牛蒡淮山玉竹煲排骨
資料:鮮牛蒡根100g,鮮淮山150g,玉竹25g,排骨250g。
制法: 資料洗凈,排骨斬件焯水,向鍋內參加過量清水煮沸,歸入上述資料,慢火煮1小時,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此款湯膳特別合適秋燥天氣,陰虛火旺,咽喉不適等人群,普通人群亦可食用。
忌諱:脾腎陽虛人群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