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護身指南:抵御八大高發疾病,八種滋補食物科學過冬
新橋醫院門診部主任達四平指出,持續低溫天氣會系統性增加八類疾病風險:感冒、哮喘、腸炎、慢性支氣管炎、心腦血管疾病、腹瀉、關節炎及抑郁癥。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易感疾病存在顯著差異:
嬰幼兒群體:感冒、哮喘、腸炎和腹瀉占比最高
中年人群:慢性支氣管炎、抑郁癥為主要健康威脅
中老年群體: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和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突出
一、冬季疾病防護要點
嬰幼兒防護
家長需及時為孩子增添保暖衣物,科學調整膳食結構。務必避免讓孩子食用生冷食物,這是預防消化道疾病的關鍵措施。
中年人群心理調適
冬季環境易誘發心理波動。主動調節心態,適度緩解壓力,能有效降低抑郁癥發生風險。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需嚴格遵醫囑用藥。
中老年晨練警示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晨練風險!低溫時段運動會顯著增加心腦血管意外概率。建議調整鍛煉時間至午后溫暖時段,并做好充分保暖準備。
二、冬季八大黃金滋補食材
通過提升體質增強抵抗力,才是抵御寒冬的核心策略。以下八類食物被證實具有顯著滋補效果:
黑木耳:富含鐵元素與膠質成分,被譽為“食物界的阿司匹林”。不僅補氣生血,更能輔助清除血管雜質,維護心腦血管健康。每日攝入20克左右,即可發揮其潤腸護胃功效。
大豆及制品:蛋白質含量高達30%-50%,媲美肉類營養價值。發酵豆制品(如腐乳、納豆)提升礦物質吸收率,非發酵品(豆腐、豆皮)則保留大豆特色營養。研究證實,每日攝入大豆可降低骨質疏松與冠心病風險。
狗肉:含豐富?;撬崤c多肽,脂肪占比不足5%。其溫腎助陽特性,能有效改善腰膝酸軟癥狀。需注意搭配白蘿卜食用,可中和燥熱,避免上火。
魚類(鱸魚/鯽魚):
鱸魚含優質蛋白及維生素B2,健脾益腎效果顯著
鯽魚“冬鯽夏鯉”之說源于其冬季肉質肥美,溫中下氣而不燥熱,產后女性食用尤佳
黑豆:“豆中之王”每百克含蛋白質36克,花青素含量遠超普通豆類。煮粥食用可延緩衰老,其補血潤腸功能對女性尤為有益。
牛奶:最佳鈣源食品之一,鈣吸收率維持在60%水平。每日300毫升可提供人體所需30%的優質蛋白,乳糖耐受者可選擇發酵乳制品替代。
黃豆芽:發芽過程使維生素B1、B2含量提升3倍,維生素C增加至大豆的5倍。高營養特性使其成為冬季理想蔬菜,涼拌快炒均可保留活性物質。
香菇:含腺嘌呤與膽堿成分,抑制膽固醇合成率達40%。其維生素D含量是蔬菜的10倍,對增強免疫力、調節血脂具有雙重功效。
食補關鍵提示:羊肉雖為冬季滋補首選,但需搭配白蘿卜等涼性食材平衡;黑色食物(黑芝麻、黑米)補腎效果優于普通谷物;根莖類蔬菜如山藥、蓮藕通過不同烹飪方式可發揮健脾或清熱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