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肺為先!營養師推薦10大潤肺食物+3道食療方
秋燥傷肺,一碗羹湯潤全身。
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漸長。中醫認為,秋季與肺臟相應,此時肺功能開始處于旺盛時期。
燥邪當令,肺最易受到侵襲傷害。肺氣虛時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顯著下降,易產生呼吸系統疾病,因此需要系統性潤燥、養陰、潤肺。
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于虛弱階段。根據陰陽調和原理,需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過偏,維持機體平衡。
十大潤肺明星食物
銀耳:性平味甘,被譽為“平民燕窩”。具有補脾開胃、滋陰潤肺、益氣清腸三重功效。其富含的天然膠質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緩解口干舌燥。
百合:性微寒,歸心肺經。不僅養陰潤肺,更能安定情緒,改善神經衰弱和失眠多夢。對陰虛燥咳效果尤為顯著。
雪梨:含水量達85%,被稱為“天然礦泉水”。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養血生肌三效合一。生吃緩解咽喉干癢,蒸熟食用滋陰效果更佳。
白蘿卜:清熱潤喉佳品。含有的消化酶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豐富的膳食纖維則有助于腸道健康。榨汁飲用對清肺效果最為直接。
杏仁:分甜苦兩種,甜杏仁潤肺功效更強。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能緩解干咳無痰、肺虛久咳。每日10克左右,煮粥或制成杏仁露皆宜。
蜂蜜:“大自然最完美營養食品”。溫水沖服可同時實現潤肺養顏排毒三重效果。其抗氧化成分相當于多種水果的復合功效。
蓮藕:“秋藕最補人”。可養陰清熱、潤燥止渴,同時具有收縮血管功能。搭配銀耳滋補肺陰,配合黑木耳則滋補腎陰。
山藥:健脾益肺的白色食材。對肺虛久咳、虛喘有輔助治療效果。蒸食保留營養最多,煮粥則更易消化吸收。
無花果:清熱生津的秋季佳果。咽喉腫痛時含服可快速緩解,冰糖水煎服用能去火消啞。鮮果潤燥,干品則更宜入藥。
柿子:性寒能清熱消痰。近代藥理研究證實,其祛痰作用強于鎮咳效果。每日1個即可滿足維生素C需求量的60%。
三道經典潤肺食譜
紅棗百合銀杏羹
食材:百合50克,去核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姜3克
做法:
牛肉切薄片,白果浸去外層薄膜
砂鍋加水燒沸,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姜片
中火煲至百合將熟,加入牛肉煮熟
功效:補血養陰,滋潤養顏,特別適合女性秋季調理
銀貝雪梨湯
食材:銀耳20克、雪梨1個、川貝母5克、冰糖30克
做法:
銀耳撕小片,雪梨切塊
與川貝母放入燉盅加水
隔水蒸約1小時
功效:清燥潤肺,止咳化痰,對秋季干咳效果顯著
紅棗秋梨蜜膏
食材:無核紅棗80克,梨4只,蜂蜜150克,冰糖80克,川貝粉5克
做法:
梨取汁,與紅棗、冰糖同熬40分鐘
加川貝粉再熬20分鐘
涼后拌蜜冷藏
功效:溫水沖服可緩解口干咽燥,保存期長達一個月
秋梨與銀耳在鍋中咕嘟作響,廚房飄散的清甜氣息,正是秋天最溫柔的治愈。
立秋進補講究清補為主。飲食應清淡少刺激,避免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減少煎炸烹調。同時要少吃生冷,即使白天溫度仍高,也要避免過量冷飲瓜果,防止腸胃不適。
每天飲用1500-2000毫升水,可搭配蜂蜜水、梨汁等潤肺飲品。適當增加蓮子、山藥、冬瓜等白色食物攝入,中醫認為白色入肺,能有效對抗秋燥。
在晨曦微露時散步,傍晚涼風中打套太極拳,適度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但需避免過度勞累損傷肺氣。當季的食材搭配溫和的運動,讓呼吸系統平穩度過季節轉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