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吃“三冬”:甘蔗麥冬冬棗,清潤滋補過寒冬
寒冬來襲,免疫力下降,皮膚干裂、口干失眠接踵而至,三款天然食材助你由內而外滋養身心。
一、“三冬”食材:抵御寒冬的天然滋補品
1. 冬甘蔗:補血潤燥的“天然能量棒”
入冬后,上班族常感頭暈嗜睡、反應遲鈍。甘蔗憑借其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特性,能有效緩解這些癥狀。
中醫功效:被列為“補益藥”,可清熱生津、補肺益胃。《食療本草》記載其“主補氣,兼下氣”,《隨息居飲食譜》稱其能“利咽喉,強筋骨,息風養血”。
營養優勢:含鐵量居水果之首(素有“補血果”之稱),同時富含鈣、磷、錳、鋅等微量元素。鐵元素是造血關鍵原料,補血必先補鐵。
2. 麥冬:養陰清熱的“心肺守護者”
麥冬性甘寒,善清心肺之熱,兼具潤腸止渴之效。
核心作用:
養陰清熱:改善陰虛內熱或熱病傷津導致的口干心煩。
潤肺止咳:緩解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痰稠氣逆。
現代研究:可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脈血流量,保護心血管功能。
3. 冬棗:免疫力加持的“活維生素丸”
冬棗是抵御室內外溫差、預防感冒的天然武器。
營養密度:
含19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如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等)。
維生素C含量達352mg/100g,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堪稱“活維生素丸”。
護肝價值:富含環磷酸腺苷,能減輕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傷。
二、四款清補養生粥:暖胃潤燥的冬季必備
1. 黑芝麻粥:肝腎同補的“黑色黃金”
配方:黑芝麻25克(炒熟研末)、粳米50克。
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改善頭暈眼花、須發早白。
油脂與膳食纖維潤腸通便,緩解冬季腸燥便秘。
注意:脾虛便溏者慎用。
2. 百合粥:潤肺安神的“雙效滋補劑”
配方:百合50克、蜂蜜30克、大米100克。
功效:
潤肺清熱,緩解干咳痰黏。
百合黏液質與維生素B族安神助眠,改善冬季失眠。
適用人群:更年期女性、陰虛燥咳者。
3. 麥門冬粥:清心除煩的“滋陰良方”
配方:麥門冬15–30克、粳米100–200克、冰糖適量。
功效:
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適合口干口渴、心煩失眠者。
清心除煩,緩解“身熱夜甚”等虛熱癥狀。
4. 雪梨粥:潤膚止咳的“天然加濕器”
配方:雪梨2只切丁、大米100克。
功效:
雪梨富含水分與果膠,潤澤肌膚、化痰止咳。
搭配小米可提升補鐵效率(小米鐵含量為大米的5倍),增強溫補效果。
關鍵對比:傳統食材與現代營養學的契合
食材中醫核心功效現代營養優勢甘蔗補血潤燥、強筋骨鐵含量領先,微量元素全面麥冬清心肺熱、潤腸止渴保護心血管、調節心律冬棗補氣生津、護肝維C含量超果蔬70倍,護肝因子明確
寒冬養生無需復雜藥方。一碗粥、一口果,順應天時,用“三冬”食材與四款粥品滋養身心,讓整個冬季溫暖而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