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營養好,但別和這些食物一起吃!
豬肉可是咱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肉類之一了。你知道嗎?每100克瘦豬肉里,蛋白質含量能達到驚人的29克,而脂肪只有6克左右。更棒的是,經過燉煮后,它的脂肪含量還會進一步降低。豬肉還富含維生素B族,能讓你感覺更有力氣,并且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從中醫角度看,豬肉性味甘咸,能滋陰潤燥。它含有的血紅素(有機鐵)和半胱氨酸,能顯著促進鐵的吸收,對改善缺鐵性貧血很有幫助。像豬排能滋陰,豬肚則擅長補虛損、健脾胃。
想讓豬肉吃得更健康,搭配很重要。但千萬注意,有些食物確實不宜和豬肉一起吃:
大豆(黃豆):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大豆類食物含有大量的植物酸(植酸)。這種物質在豆類中的含量很高,其中60%-80%的磷都以植酸形式存在。植物酸有個特點,它容易與蛋白質以及鈣、鐵、鋅等礦物質元素結合形成復合物。這種結合會顯著降低人體對這些營養素的吸收利用率。因此,豬肉燉黃豆這種常見搭配,其實并不理想,因為它會影響你對豬肉中礦物質和蛋白質的有效利用。
羊肝: 中醫典籍早有提醒:“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從藥性看,羊肝性味苦寒,主要功效是補肝、明目,治療肝風虛熱;而豬肉性質滋膩,進入胃部容易助長濕熱。兩者藥性相沖。二是從烹飪角度看,羊肝本身帶有膻味,和豬肉一起炒制,容易產生奇怪的味道,影響口感。
香菜(芫荽): 中醫認為香菜(芫荽)辛溫,過量食用可能耗氣傷神。豬肉則性質滋膩,容易助長濕熱而生痰。古書甚至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一個耗氣,一個被認為無補益之功,兩者搭配食用,對身體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牛肉: 豬肉不宜與牛肉同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就明確指出過。這主要是基于中醫理論:豬肉性味酸冷、微寒,具有滋膩陰寒的特性;而牛肉則性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的功效。兩者一溫一寒,一個補益脾胃,一個性質冷膩,性味相抵觸,故不宜同食。
其他需注意的食物:
忌與鵪鶉同食,同食可能令人面色發黑。
忌與鴿肉、鯽魚、蝦同食,同食可能導致氣滯(感覺脹悶不適)。
忌與驢肉同食,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忌與蕎麥同食,同食可能影響毛發健康(古書稱“令人落毛發”)。
忌與菱角、蕨菜、桔梗、烏梅、百合、巴豆、大黃、黃連、蒼術同食。
另外,務必注意:不要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豬肉,也不要食用未剔除腎上腺和病變淋巴結的豬肉,這些部位可能含有對健康不利的物質。
了解這些搭配禁忌,選擇正確的食物組合,能讓你的飲食更健康。健康生活,往往就藏在這些日常飲食的小細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