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手是四川人對餛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約是由于包制時要將面皮的中間抄攏,故而得名。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
資料:
主料:
精粉500克,豬腿肉500克。
輔料:
雞蛋2個,肉湯400克。
調料:
川鹽10克,胡椒面4克,味精15克,姜汁30克,香油1克,熟雞油3克。
制造:
1、把面粉放案板上呈“凹”形,放鹽少許,磕入雞蛋1個,再加清水調勻,揉和成面團。再用搟面杖搟成紙一樣薄的面片,切成110張四指見方的抄手皮備用。
2、將肥三瘦七比例的豬肉用刀背捶茸去筋,剁細成泥,參加川鹽、姜汁、雞蛋1個、胡椒面、味精,調勻,摻入過量清水,攪成干糊狀,加香油,拌勻,制成餡心備用。
3、將餡心包入皮中,對疊成三角形,再把擺布角向兩頭疊起粘合,成菱角形抄手坯。
4、用碗辨別放入川鹽、胡椒、味精、雞油和原湯,撈入煮熟的抄手即成。
關鍵:
1、餡心的肉質肥三瘦七比例應精確;
2、摻入過量清水后應充沛攪拌,讓水分充沛摻透入肉質餡料之內,使之口感細嫩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