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之初,我們思索推出一款具有下酒菜和休閑食品特征的菜肴。經過對原料的挑選,我們將主料確定為牛肉,做規律是自創麻辣牛肉干、辣子雞、冷吃兔等,但是越吃越膩。
于是,我們想到了既吸油又添加口感的面包屑,然后改用烤箱烤制,再將它直接蓋到菜下面構成視覺沖擊,最初起了一個很有傳達力的名字“牛肉去哪兒了”。這道菜如今在我們餐廳每年銷售額大約500萬擺布。
資料:
原料:
牛腱子肉500克,白細面包屑100克,干花椒50克,刀口辣椒25克,蔥段、姜片各10克。
調料:
A料(鹽1克,味精、雞粉、白芝麻各5克,白糖10克)
川式鹵水2千克,色拉油1千克,紅油50克,料酒5克,藤椒油、芝麻油各8克,香辣油、干朝天椒節各80克。
初加工:
牛腱子肉洗凈,在外表劃上幾刀,放入燒開的鹵水中小火鹵至牛肉剛剛可以用筷子插透,關火浸泡30分鐘,撈出放涼,切成厚0.3厘米的片。
熟處置:
1.鍋內放入紅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爆香,下入牛肉和刀口辣椒,中火煸炒至出辣味,淋入清水50克和料酒,用A料調味,收干汁水后淋入藤椒油、芝麻油,出鍋。
2.鍋內放入香辣油,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干朝天椒節、干花椒,中火煸炒出麻辣味,下入牛肉,翻炒平均,出鍋裝盤。
3.在烹調牛肉的同時,取白細面包屑放入烤箱內烤至干香,取出撒在牛肉上即可。
關鍵:
1只選大腱子肉不選小腱子肉
牛腱子肉分為大腱子肉和小腱子肉兩種,制造這道菜必然要用大腱子肉,小腱子肉不必,由于筋太多,前期烹調口感不好。
2.牛肉鹵制工夫要恰當
牛腱子肉的鹵制工夫必然要控制好,以剛剛可以用筷子插透為規范,由于前期還有浸泡、油炸、煸炒的工夫,鹵得太熟爛,前期成菜效果不好。
3.油炸工夫不克不及長
牛肉切片后浸炸的工夫不克不及太久,不然肉就太干了,嚼起來很費力。浸炸時以牛肉片剛剛開端膨脹為規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