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迎來了幾位大廚的招牌菜分享,每一道菜的制造進程和關鍵之處,都引見得非常詳細,大家快點往下拉吧~
柯長林
我們餐廳有一道招牌菜叫帝王雞,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它的做法。
帝王雞制造進程
一沖
將柴雞10只制凈,用活動水沖洗半小時,漂凈血水。
二腌
將沖洗潔凈的雞放入盆中,加蔥段、姜片、拍蒜各500克,香芹、胡蘿卜塊、圓蔥塊、花雕酒各200克,尖椒150克,香菜100克,鹽50克,芝麻油25克腌制12小時。
三鹵
將腌制好的雞焯水,放入醬雞湯中醬3個小時,關火燜1小時,至脫骨肉爛。
四炸
鍋上火,燒色拉油至五成熱時,入醬熟的雞炸至微黃。
五拍
炸好的雞用刀拍扁,再復炸至金黃色倒出。
六煎
走菜時,鍋上火加麻油25克燒熱,炒香小米辣丁10克、混合小料(紫皮圓蔥粒20克,青、紅椒粒各10克,小蔥粒15克混合拌勻)20克,將炸好的雞1只反面朝下,下面再放上混合小料10克,參加海鮮汁150克,煎至入味,淋紅油10克大翻鍋。將雞盡量塑成原形倒在燒熱的鐵板上,撒混合小料5克即可。
醬雞湯:
1、香料(白芷、花椒各20克,八角50克,草果、香葉各30克,沙姜、白豆蔻、肉豆蔻、陳皮、干辣椒各25克,丁香10克,甘草15克,羅漢果3個)洗凈后用干鍋炒香,裝入料包內。
2、鍋內放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蔬菜料(蔥段、西芹段各200克,姜塊、蒜瓣各300克,圓蔥塊、胡蘿卜塊各250克,青椒塊150克,紅椒塊100克,整棵香菜600克),小火煸炒至原料變成金黃色,撈出原料,裝入料包內。
3、牛棒骨10千克、老母雞2千克辨別斬成大塊,焯水。
4、湯桶加水70千克,放焯水后的牛棒骨、老母雞,大火煮30分鐘,轉小火熬至湯桶中湯剩1/3時,過濾取湯。
5、再放入炸過的蔬菜料油、香料和蔬菜料,小火熬30分鐘。
6、放入干黃醬80克,李錦記生抽200克,美極鮮味汁、花雕酒各500克,玫瑰露酒、魚露、雞粉、紅曲粉各50克,龜甲萬醬油、味精各30克,草菇老抽、鹽、冰糖各100克調味即可。
海鮮汁:
1、將10千克水放入鍋內,下青椒、黃瓜、胡蘿卜、芹菜、圓蔥各250克,紅椒、蔥、姜、香菜、香菇各50克,香葉5片大火煮沸,改用中火熬30分鐘。
2、濾去原料留湯,參加魚豉油250克,泰國魚露、美極鮮味汁、龜甲萬醬油、生抽各500克,美極鮮雞粉、無鹽味精各50克,白糖20克,拍碎的胡椒粒10粒,芝麻油15克燒開即可。
王歉收
當下,都說餐飲業(yè)的本錢高,高在哪里?當然是食材,一切的肉料都長錢,但是素菜在酒店中又賣不上價。面對這一系列成績,鴨脯這種物美價廉的肉料,就惹起了我們的留意。
去年我們研發(fā)的靈芝菇煎鴨脯,一年上去賣出了集團(一切連鎖店)幾千萬元、單店200多萬元的好成果,真是小鴨脯,大贏利啊!
靈芝菇煎鴨脯
資料:
原料:
鴨脯肉100克,靈芝菇150克,四米料頭10克。
調料:
家樂干鍋醬20克,濕淀粉、李錦記天成一味、風味豆豉醬各5克,鮮檸檬汁、蔥油、黃油各15克,蠔油3克,味達美老抽2克,色拉油400克(約耗50克),高湯500克。
制造:
1、靈芝菇切成一指條,下入五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金黃出香,用高湯煨至入味。
2、將鴨脯肉切成0.2厘米厚的片,參加家樂干鍋醬、李錦記天成一味,擠入鮮檸檬汁,拌勻后腌制入味。
3、不粘鍋上火,放入黃油10克漸漸燒熱化開,放入鴨脯肉,兩面煎至八成熟,撈出瀝油。
4、另取圓底凈鍋上火,內放蔥油10克,下入干鍋醬5克,煎鴨肉的原汁一半,放入煨好的靈芝菇炒香裝盤。
5、鍋內放蔥油、黃油各5克炒香四米料頭,爆香干鍋醬、風味豆豉醬,參加高湯10克,放入煎好的鴨脯肉,調入老抽、蠔油,收濃芡汁即可。
制造關鍵:
1、制造鴨脯肉菜品多用醬油、蠔油腌制,而此菜大膽地采用干鍋醬來腌制,這樣成菜醬香味會更濃。同時我們還參加了幾克檸檬汁,它的酸味與干鍋醬交融能發(fā)生共同的香氣,并且放入鮮檸檬汁可讓肉質更嫩,但不克不及太多,多了酸味太重影響口感。
2、此菜改動西餐滑油的做法,改為用黃油煎制而成,能更好地為鴨肉添加濃濃的奶香味,使鴨肉的層次進步了不少。
3、鴨肉含水量大,煎制后會呈現一些湯湯油油的液體,這些液體可不克不及丟,在此菜中用黃油煎出的鴨汁原湯留用,在燒制時參加,更能包管菜品的原汁原味。
張縫剛
這道招牌香麻雞是在老菜椒麻雞根底上創(chuàng)新而來,也是我們店的“頭號”招牌菜。我去杭州調查時,看到江南驛有一款雞菜,吃過令我很難忘,于是我們在一個月內,派了兩撥廚師來學這道菜,在結合本地傳統(tǒng)菜的根底上,我們將其再改進,變成了明天這道日銷上百份、一桌最高點四份的招牌看家菜。
改進一:清遠的雞 山東的蔥
這道菜的兩大次要原料就是雞和大蔥,剛開端試制時,我們選用本地的雞,雖然本錢低,但雞肉一煮就發(fā)柴,大蔥更是沒有苦澀味。于是我們不吝本錢,選用廣州清遠的跑山雞,其肉質緊實,還不發(fā)柴;蔥則選章丘大蔥,其具有蔥白長、圓滾蜿蜒、外型好、口味苦澀不辛辣的特點,十分合適做這道菜。
改進二:便宜西北亞版“按摩粉”
這道菜的腌制是關鍵,傳統(tǒng)做法是用鹽碼味,我為了讓這款雞肉底味足,香氣重,特意配制了一款腌料粉,將幾種調料、香料打成粉組合在一同,復合香味濃。用這款腌料粉不斷地搓雞身,讓滋味很好地浸透出來。
改進三:用胡蘿卜煉雞油
雞肉蒸好后,最初一步就是淋油,以前我們將色拉油燒熱,澆在干辣椒上,香氣不是那么足,并且顏色不好,發(fā)白,下面分明看到飄著一層油,很清淡。于是我們試著用雞油煉,補充了香氣,還在煉雞油的時分參加了胡蘿卜,讓色澤變得金黃,看起來就有食欲。
改進四:先蒸后淋 走菜多又快
傳統(tǒng)做法做這道菜時,工藝很復雜,于是我們將其做了改進,先入蒸箱蒸制,再把大蔥、辣椒段鋪在下面,澆上雞湯和雞油即可。雞肉蒸制可以提早預制,走菜時只需煉下雞油,省時快捷。
招牌香麻雞
資料:
原料:
清遠跑地雞800克,山東大蔥200克。
腌料粉:
胡椒碎、沙姜粉各3克,五香粉、鹽、雞精、雞粉各5克,茴香、八角、香葉各2克打成粉。
調料:
A料(蔥、姜各10克,干花椒5克,胡蘿卜丁20克)
蔥、姜、料酒、姜片、干辣椒各10克,雞油50克,雞湯500克。
制造:
1、將雞宰殺治凈,沖洗潔凈,砍成大塊,用腌料粉不斷地揉搓雞身里外兩面,讓調料的滋味充沛浸透出來,腌制時參加蔥、姜、料酒。
2、將腌好后的雞肉去掉表層的腌料,放入蒸箱中蒸熟,取出用手撕下雞肉。
3、起鍋下入雞湯、雞肉燒開,撈出盛入器皿內,下面鋪上大蔥段、干辣椒、姜片。
4、另起鍋,下入雞油和A料煉制,將燒熱的雞油澆在菜上即可。
衛(wèi)玉范
衛(wèi)總廚同時辦理著3家酒店,如何讓酒店的出品規(guī)范化,運用傻瓜醬汁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衛(wèi)總廚以為,如今的調味辦法雖然都下足了功夫,但是如何讓菜品更吸引食客,惹起人們的食欲呢?他的私密兵器是便宜香料油。
蒜香油:
凈鍋上火,入精煉油1千克,小火燒熱,下入蒜蓉400克,小火慢炸,待蒜蓉炸至金黃色即可。
用處:
可用于燒制或炒制蒜香類菜肴,進步菜肴上桌前的香氣和滋味。
茴香八角油:
凈鍋上火,入精煉油1千克,下八角150克、小茴香10克、草果8克、香葉5克、桂皮5克,小火慢炸至出香氣,放入盛器中,密封。
用處:
此油需密封后隔夜再用,可用于各類紅燒類菜肴。
陳皮油:
凈鍋上火,下入1千克精煉油,入泡軟剁碎的陳皮250克,小火慢炸出香氣,密封。
用處:
此油需密封后隔夜再用,可用于制造牛肉類菜肴,起到袪腥提鮮的作用。
海鮮油:
凈鍋上火,下入精煉油1千克,入瑤柱200克、海米150克、生姜30克,小火慢炸出香氣,密封。
用處:
此油異樣需密封后隔夜再用,可用于制造各類粵式小炒和海鮮菜肴。
運用辦法:
1、以上便宜油要在菜品出鍋前放入,上桌時便有濃郁的香氣,惹起主人的食欲。
2、炸制過的原料香味有自然滲出的進程,所以應密封后隔夜用,經過一夜,便宜油的香氣更足。
3、便宜油運用時需求過濾一下,要只聞其香,不見其形。
4、一切的液體都是在溫度高時易分發(fā),便宜油也不例外。建議密封后放在冰箱里保管,可寄存15天。
陳皮油菜例:陳皮山藥牛腩
資料:
原料:
生牛腩400克,粗山藥150克,彩椒條10克。
調料:
A料(鹽5克,味精1克,雞粉2克,蠔油5克,料酒、東古一品鮮、生抽、老抽各3克)
B料(八角1個,桂皮2克,香葉2片,草果1個,干辣椒3個)
精煉油10克,陳皮油8克。
制造:
1、將牛腩改刀成塊,焯水至斷生;粗山藥去皮,改刀成菱形丁,焯水至熟。
2、凈鍋上火,下入精煉油,下入B料炒出香味,再入牛腩,小火慢燒出香味,放入250克清水,參加A料,燉至肉熟爛,下入山藥丁,收汁,放入彩椒條,淋入陳皮油,翻勻即可。
劉漢棋
我們湖南廚師特別喜歡用煮的辦法烹調各種海水魚。以前煮魚,大多是放入青辣椒和紫蘇做次要調料,為了給菜肴帶來新味道,我們采用農家便宜的鹽菜和白辣椒混搭煮魚,做好的菜肴除了帶有濃郁的鹽菜香味外,還有淡淡的酸辣味。
為了讓魚肉吃起來更有層次感,我們自創(chuàng)“臭鱖魚”的腌制辦法,將魚肉參加鹽抹勻后腌制10小時再停止烹調,做好的魚肉吃起來既有細嫩感,又有必然的嚼勁。
鹽菜煮鱖魚
初加工:
1、新穎的野生巖坡渡鱖魚1條(重約600克)宰殺制凈,從反面開刀使魚身成連而不時的一大片,清洗潔凈魚腹腔內的黑衣和血水。
2、用竹簽將魚身撐好,用鉤子鉤住魚嘴,掛在架子上,用電風扇吹15分鐘或許放在陰涼通風處風干5小時,取下鱖魚,參加鹽20克,里外重復搓揉平均,放在陰涼通風處腌制10小時,取出魚肉清洗潔凈。
3、衡陽鹽菜、干白辣椒各25克,辨別用冷水浸泡1小時,撈出擠干水分,切成2厘米長段。
熟加工:
1、鍋內放入熟豬油2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鹽菜和白辣椒小火炒至干香,再倒入高湯50克,小火煨至柔軟,離火。
2、另取鍋,放入毛菜子油50克,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鱖魚小火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倒出鱖魚。
3、刷洗潔凈鍋后,再放入毛菜子油30克,燒至六成熱時,倒入煎好的鱖魚和純潔水1500克,蓋鍋蓋兒,開大火加熱至湯色金黃,參加鹽8克、胡椒粉3克調味。
4、將炒好的鹽菜、白辣椒放在魚身上,改小火持續(xù)煨制8分鐘,離火,將魚悄悄放入沙缽內(取鮮紫蘇5克提早放入沙缽內墊底),將湯汁慢慢倒入沙缽內,撒入紅椒丁、蔥花各5克裝點。菜肴上桌后持續(xù)加熱。
鹽菜:
將青菜洗凈后晾干水分,拌上鹽、辣椒面、姜末等調料,裝進壇內密封腌制而成。運用辦法也很復雜:用清水沖洗去鹽分,改刀后即可制造各種小炒,吃起來香脆爽口,有種特有的干香味和嚼勁。
白辣椒:
白辣椒并非白色的辣椒,而是青辣椒做成的,它的口感特別脆爽,有種腌漬辣椒特有的風味,可以用來炒雞雜、鴨雜等。不外由于經過長工夫腌漬,所以烹調前,必然要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以祛除自身多余的咸味。
制造關鍵:
1、鱖魚宰殺后,必然要先用電風扇或自然風將魚肉外表的水分吹干,再停止腌制。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避免水分的存在,招致魚肉在腌制進程中蛻變;二是經過腌制,魚肉變得愈加緊實(出現蒜瓣肉),吃起來口感更有變化。
2、鱖魚抹勻食鹽后,普通要腌制10小時方可運用。但是切記,腌制工夫不要過長,不然魚肉質地過老,影響品味效果。
3、鹽菜和白辣椒泡好后,必然要用熟豬油炒制,一來熟豬油可以添加它們的香味,二來在炒制進程中,鹽菜和白辣椒吸收的水分也可以揮發(fā)掉。
4、煎魚時,我們運用的都是毛菜子油。毛菜子油,就是用土辦法煉制的菜子油,由于沒有經過提純,所以油脂中保存了菜籽特有的香味。用來煎魚,鮮味十足,并且熬好的湯汁也比擬金黃。
袁偉
東南最著名的就是特征燒烤,滿大街的烤羊腿、烤雞翅,這種外鄉(xiāng)風味十分受食客喜歡,但僅局限于“地攤”出售,上不了酒店的席。
而進入酒店的羊排罕見的都是黑椒焗羊排、炸羊排、紅燒羊排等,口味單一。于是,我就想創(chuàng)新出一款既能上得了酒店餐桌,又具有“地攤燒烤”口味的羊排。
這款巖板烤羊排推出半年以來,銷量很波動,不斷在每月十幾萬擺布。
巖板烤羊排
此菜用原生態(tài)巖板為盛器,不只契合烤羊腿的“豪邁”,還具有保溫作用。假如用普通的白盤盛裝,羊排很快變涼,沒有外酥里嫩的口感,吃不到“小攤”上的熱火朝天。
市場上的巖板分兩種,一種是耐300℃低溫的,一種是不耐低溫的。我們選用的是耐低溫型,即便進入烤箱也不會發(fā)作斷裂景象。我們酒店的小弟一下班,就會把巖板放入烤箱中加熱,隨用隨取。
資料:
原料:
新西蘭羊排1千克,炸薯條100克,錫紙12小張。
調料:
A料(鹽、孜然粉各10克,生粉20克,雞蛋半個,牛肉粉5克)
蔬菜水(西芹丁、胡蘿卜丁、圓蔥丁、蒜末、泡辣椒各10克,純潔水30克)80克,黃油15克。
制造:
1、羊排自然凍結4小時,去掉多余的肥油,再改刀成形,瀝干血水。
2、羊排用A料入味上漿,分次打入蔬菜水。
3、用大火將平底鍋燒熱,下入黃油燒化,改小火,順次放入腌制好的羊排,煎至兩面呈金黃色。
4、將煎好的羊排放入200℃的烤箱內,烤出余油,直至羊排兩面烤脆即可,取出用錫紙包好,配炸好的薯條裝盤即可。
關鍵:
1、此菜的主料我選用新西蘭的,這種羊排肥瘦相間,香味厚重,本地的羊排不嫩、不肥、不香。羊排不要用水沖洗,防止肥油的流失,招致口感不香。
2、此菜的入味關鍵是腌制。羊排改刀后,先要放凈血水,再用便宜的蔬菜水和調料一同腌制1小時擺布,蔬菜水腌肉不只祛腥,還能提鮮、致嫩。操作辦法是將1/3的蔬菜水加調料腌制羊排,然后再將剩余2/3的蔬菜水分屢次參加羊排中,邊加邊“按摩”羊排,這樣才干充沛入味。
3、孜然粉也要分兩次加,腌制開端時加一半,腌制完成后加剩余的一半,由于孜然粉易跑味,前面加是為了補味。
4、此菜與其它烤羊排不同的是先煎再烤,假如直接生烤,就沒有酥脆的外皮,所以我添加了煎制這個環(huán)節(jié)。羊排用黃油煎制后,香氣十足,煎至六成熟即可。看羊排能否到達六成熟,只需用手壓一壓便知,兩頭軟、兩邊硬、顏色呈淡淡的金黃色就是了。煎制時先用大火燒熱鍋底,再改小火煎制。
5、烤制是為了去除羊排煎制時的余油,防止食客一咬一口油。烤制時也要掌握好火候,烤過了肉質發(fā)硬,烤到有肉汁流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