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南京小廚娘淮揚菜餐廳 張國柱
野生鮰魚如今已成百里挑一,而市面上遍及運用的養殖鮰魚泥腥味較重,無論清蒸、紅燒或白湯煮總會殘留一絲腥氣,為處理這一成績,南京小廚娘淮揚菜餐廳13家門店的大廚們群策群力,重復實驗,推出了三種味型參與評選:
第一種是用郫縣豆瓣和小米辣熬制醬料;第二種自創湘菜手法,應用剁椒和醬椒掩蓋魚腥味;第三種則是得票數最多的姜蓉蒸鮰魚,以老姜蓉、青蒜蓉掩蓋魚肉蒸熟,姜汁、蒜汁先行滲入肉里祛腥,再澆入便宜的豉油皇汁增香。理論證明,這種方式祛腥最徹底,也最合適本地食客的口味。
走菜流程:
1.鮰魚一條(重約2.3斤)宰殺治凈,用開水燙掉外表粘液,斜刀切成3厘米寬的大塊,放入蔥姜水中浸泡半小時,取出后加雞粉8克,姜末、蔥末各6克,鹽5克、白胡椒粒少許、生粉15克、花生油50克抓拌平均,腌制半小時祛腥入味。
2.將腌好的鮰魚塊放入盤中擺成原形,入蒸箱蒸5分鐘后取出潷掉汁水。
3.在每塊鮰魚肉外表先平均抹上姜蓉,再放青蒜蓉,裝點一段小米辣,再次送入蒸箱蒸2分鐘,取出澆豉油皇汁60克,激七成熱油即可走菜。
姜蓉:
老姜500克洗凈去皮,用刀背拍碎,抽出絲狀物(纖維),剁碎成姜蓉,加生粉8克、雞粉5克、鹽4克、老抽少許、花生油30克拌勻待用。
青蒜蓉:
蒜苗500克洗凈后切碎,加生粉6克、雞粉5克、鹽4克,澆入花生油30克拌勻待用。
技術關鍵:
1.鮰魚腥氣較重,初加工時須先入蔥姜水浸泡祛腥,再加白胡椒粒、蔥姜腌漬,然后才干鋪上老姜青蒜蓉入箱蒸制。
2.腌制鮰魚時參加生粉和花生油,目的是在魚肉外表構成一層薄膜,使其蒸制時不易流失水分,肉質更細嫩。
3.姜蓉和青蒜蓉中加生粉可以鎖住其中的水分,而參加花生油不只可以增香,還可以起到一層維護膜的作用,避免做好的姜蓉、青蒜蓉氧化、顏色發暗。
4.姜蓉、青蒜蓉要鋪平均,蒸制時汁水更易滲入肉中。
5.先鋪姜蓉再鋪青蒜蓉,作用有二:老姜是腥氣的克星,鋪在底層便于汁水先行滲入魚肉祛腥;青蒜蓉鋪在上方,顏色翠綠,賣相更佳。
6.采用蒸制手法失掉的豉油皇,與入鍋熬制失掉的成品嘗道根本分歧,但是更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