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T財經
一卷膠帶,一份希望。
5月25日,是國際失蹤兒童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中華少年兒童慈悲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與互聯網包裝平臺一撕得舉行戰略協作簽約典禮,單方將共同打造“希望膠帶”公益捐贈平臺,協助更多的失蹤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據悉,經過一撕得推出的“希望膠帶”小順序,可下單定制實體膠帶,一批膠帶約為一萬卷,下面會印有95個失蹤兒童的信息。當前只需有一撕得膠帶、封箱帶的中央,比方快遞包裝,就會有尋親啟事。
(中華兒慈會理事長王林和一撕得集團VP劉煥然簽約合影)
回家的希望
孩子丟了,是每個家庭的噩夢,也是最震動人心的社會話題之一。
吉林通化的張寶艷夫婦喪失了本人的孩子,閱歷了欣喜若狂,最終萬幸找到孩子。夫婦二人發生了想協助更多得到孩子家庭的想法,于2007年4月公費創立了國際最早的尋親網站——寶物回家,如今已開展為尋親材料最多、影響力最大、意愿者最多的尋親平臺。
從2013年開端,寶物回家與中華兒慈會回家的希望就開端了嚴密的協作,2019年3月25日,中華兒慈會舉行了“寶物回家”專項基金簽約典禮,經過專項基金的方式,對這家草根公益組織停止最鼎力度的支持和協助。
中華兒慈會屬于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由國務院同意成立,業務主管單位為民政部。中華兒慈會理事長王林曾表示,不只要關注尋親幫扶,更要在打拐防拐及被拐兒童生長救助等全方面構成合力。
由此,2011年10月,“回家的希望”項目降生,以2011時髦芭莎明星慈悲夜的善款為啟動資金,努力于救助幫扶打拐被挽救的困難兒童、專注被拐兒童救助幫扶及兒童平安生長范疇公益項目支持。
據“回家的希望”項目擔任人葉瑋瑋引見,比擬于專注于尋親單個環節的“寶物回家”,“回家的希望”項目則構成了完好的幫扶閉環:從最早的預防宣傳,到尋心腹息發布(與“寶物回家”協作),再到尋回兒童后的救助幫扶。
王林表示,一個家庭為了尋回失蹤兒童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需求投入少量的工夫和金錢。對此,“回家的希望”項目尤其關注三方面的救助:給極度貧窮的失蹤家庭提供資金,協助被拐兒童恢復身心安康以及處理因終年失學帶來的教育成績,從而讓家庭和兒童盡快回歸正常生活,守護兒童平安生長。
(中華兒慈會理事長王林)
多年來,“回家的希望”項目取得了公安部打拐辦、貴州、四川、陜西等多地公安廳以及外地婦聯、民政等機構的支持,展開了寶物守護方案兒童平安反拐宣傳近5000場,惠及兒童家庭三十余萬。
目前, “寶物回家”曾經協助了7433個破碎的家庭團聚,其中走失被拐兒童3703例,其他各種緣由失聯的3690例。
與此同時,“回家的希望”項目團隊發現,留守兒童是失蹤兒童的高發人群,因而也將幫扶范圍進一步拓展至留守兒童,對留守兒童生長范疇項目給予支持。
如今,中華兒慈會“回家的希望”項目已成為救助失蹤兒童一支不成或缺的公益力氣。
企業的力氣
在公益組織發力的同時,越來越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參與出去。
比方,2016年5月,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布了一個名叫“團聚”的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目前,已有25個主流APP接入該平臺,掩蓋人群超9億。上線三年來,“團聚”共找回3901名失蹤兒童,找回率高達98%。
再比方,2016年底,百度啟動AI尋人零碎,采用人臉辨認技術,接入民政部、寶物回家、反邪教網等威望數據,協助走失人員、尋親者和公益機構、意愿者尋親。
如今,又有一家企業參加到這項公益舉動中來。一撕得為“回家的希望”項目收費開發了一款失蹤兒童信息傳達物料定制小順序——“希望膠帶”,于明天正式上線。
葉瑋瑋表示“希望膠帶”次要用于傳達在寶物回家網站上注銷的失蹤兒童信息,大多為陳年積案。“這些孩子其完成在曾經長大了,希望借助膠帶的傳達,讓這些被尋覓的孩子可以看到信息,曉得本人的親生父母還在不保持的尋覓他們,可以自動去公安部門收費采血入庫。”
有膠帶定制需求的企業可以經過小順序提交訂單信息,資金將流向項目基金會,產品則由一撕得消費。如此一來,愛心企業既完成了“捐贈”,又取得了傳達失蹤兒童信息的公益物料。
據理解,一批膠帶約為一萬卷,這一萬卷膠帶自身就是尋親啟事,下面會印有95個失蹤兒童的信息。會依據失蹤兒童家長提交的受權,活期交換上新的內容。
一撕得市場擔任人孟郝軼表示,后續還將在中華兒慈會官網、寶物回家尋親網站以及一撕得商城開放入口,以便更多企業參與其中,完成更普遍的傳達。
更大的愿景
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社會價值是企業的將來。
往年4月19日,騰訊的第四次戰略晉級中心為“社會價值”,并專門設立一個全新的業務部門可繼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馬化騰宣稱,要投入500億去做社會責任晉級任務。
剛卸任字節跳動CEO不久的張一鳴也對表面示,聚焦近景戰略、企業文明和社會責任,繼續學習企業如何更好地承當社會責任。
樂刻運動開創人兼CEO韓偉也將“社會價值”作為企業的終極目的:“那些圍繞社會價值去做的企業,往往最終價值是最高的。”
公益,往往是企業完成社會價值的關鍵途徑。但公益不克不及淪為企業的面子工程,企業要真正為公益事業賦能,才干完成持久的社會價值。
其實,早在去年底,“寶物回家”就上線了膠帶項目。直到往年3月,一則印滿失蹤兒童信息的膠帶打包的視頻登上了抖音搶手榜,當天點擊率近1200萬,才引發了一輪關注熱潮。
而參與膠帶打包的愛心商家都是一些中小企業,零星的善心付出如何才干會聚成一項能量宏大的公益項目?想要真正持久支撐膠帶項目的良性運作,行業領頭羊一撕得可謂是當仁不讓的選擇。
(一撕得集團結合開創人兼VP劉煥然)
據一撕得集團結合開創人兼VP劉煥然引見,一撕得與傳統包裝企業不同,是國際知名的互聯網包裝平臺,運用“SaaS+云平臺”的運營形式,銜接整合了500家以上制造供給商,可以將一個訂單在全國停止分解,經過本身零碎停止調度和分配,靜態地完成全體架構的消費,一致輸入質量規范,滿足100萬+企業不同的包裝印刷需求。
一撕得還是這個行業里對科研創新最為注重的公司之一,創新地創造了拉鏈紙箱,并將其做成行業包裝的三大紙箱品類之一;還不斷踐行綠色開展,推出了性價比最高的系列環保產品。
此外,一撕得擁有本人的物流倉儲團隊,可提供一站式包裝供給鏈效勞。去年,全國疫情嚴厲管控,一撕得憑仗弱小的數字化供給鏈辦理體系,仍然完成了平臺上超98%的訂單交付。
這也意味著,一撕得不只可以協助“回家的希望”項目完成自全國各地、各式各樣的膠帶定制需求,從設計、制造到發送一站式效勞,還能將本錢緊縮至最低條件,在同等數額的捐助資金條件下,消費并傳達更多的希望膠帶,讓更多的孩子重回家庭的暖和。
對此,王林表示,一撕得是一家無情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置信可以和中華兒慈會一同把“希望膠帶”項目做好,做出影響力,“把慈悲的手臂伸得更長”。
“我們在完成商業成功的同時,也希望在社會公益事業奉獻一些微薄之力。”劉煥然表示,一撕得不斷努力于公益事業,從2017年協助漂泊小植物到2020年發起女性平安聯盟,都獲得了較大的社會反響。
據悉,單方將來還將思索把失蹤兒童信息印制在各種包裝方式上,不止于一卷小小的膠帶,最大水平地將公益項目浸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
劉煥然在簽約典禮上表態:“我們希望經過這個平臺把公益事業全民化,不管是B端的企業,還是團體,都能完成本人的公益夢想,從而完成公益事業影響力的最大化。”
當公益成為生活的一局部,企業不只促進了本身行業的革新,更無望推進公益形狀的退化,給社會帶來更為深遠的積極影響。而這正是公益組織與企業協作所等待看到的更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