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多月,武漢終于迎來了“重啟”,可城市是解封了,卻有有數餐廳一倒不起了,有的餐廳,還是新裝修沒多久的.....
△視頻來源“武漢探食”
武漢作為此次疫情的“震中”,餐飲行業所受的沖擊比全國其它中央更為嚴重,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餐飲店更是首當其沖,由于抗壓才能不強,很多店都曾經撐不下去,畢業轉租。
△ 玉林串串香閉店招租
△ COCO悅城的佐祐餐廳在去年年底南昌佐祐集中閉店潮中據守了上去,如今還是躲不外“新冠肺炎”這一劫,正式閉店。
△ COCO悅城的德莊火鍋曾經閉店。
△ 八月湖路與東新一路接壤處的井岡山土菜館貼上“轉讓招租”。
△ 八月湖路與金沙二路穿插口的左氏燒菜館接盤“漁羊館”沒多久就碰上“新冠肺炎”,閉店轉讓。
△ 金沙二路不知名火鍋店閉店轉讓。
城市是解封了
能復業的卻是喜出望外
▼
第一道坎就是房租。
“我們一切門店都收到了商場停工的告訴,這就意味著要交房租了,但是我們基本沒有錢交。”詹姆仕芝士排骨武漢地域加盟商周政說。
2-3月份,餐廳雖然無法營業,但大局部物業減免了租金,資金壓力不大,解封后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餐企老板都收到了物業方往年第二個季度的催租信件。
他們算了一筆賬:武漢餐飲行業的租金程度是240-280元/平,200-300平米的店鋪一個季度的房租是15-25萬,假如是擁有20家連鎖的餐飲品牌,那就要在熬過了2個月的關店期后,一口吻交出400萬擺布的房租。而餐飲行業的通常做法是,年前就把現金流花在了交付供給商貨款和春節備貨上。
另一道坎來自支出。從近幾日武漢餐飲業的恢復狀況來看,長久的報復性消費只存在于熱干面、小龍蝦等和“城市印記”相關的品類。
關于大少數餐飲人而言,堂食短期內難以恢復,外賣支出無濟于事,這些餐飲老板從一個月前就開端“花式自救”。
有餐飲老板表示,營業額只恢復到了平常20-30%的程度,是及時止損還是努力自救,墮入兩難。
從武漢解封幾天來的狀況看,他們對市場的預期愈加失望:停業等于盈余,停工會減速餐企的死亡。解封后,武漢餐飲人面臨著多重考驗。
堂食沒法開
餐飲還要熬
▼
3月18日,湖北省防控指揮部發布了《湖北省內企業停工復產通告》,湖北省內停工企業分四類,堂食類餐飲、酒吧、影劇院等人員聚集度高,場所絕對封鎖,容易形成聚集類感染的商家,屬于第四類企業,在疫情解除前不得停工復產。
因而,即便如今城市曾經解封,武漢餐飲也能夠要比及4月底才干開放堂食。而越是接近停工,武漢餐飲人越是緊張焦慮,由于停工之前,還有兩道大坎等著他們。一道是房屋租金能否減免,另一道是消費者關于堂食消費的決心度。很多熬不下去的餐飲店,只能面臨開張、關店的現狀。
“如今一切餐飲都是兩難的地步,停業難,不停業也難,完全不停業也不可,即使企業能等,員工也不克不及等。但是不要一聲號令,把一切店都開了,那只能是自掘墳墓。”
在武漢有十家連鎖店的米國煲仔飯開創人李柏稼建議,尤其是連鎖品牌要逐漸開店,比方第一步只開一家,這一家能活上去,再決議開第二家,在門店選擇上,街邊店的優勢大于商場店。
據武漢一火鍋品牌開創人趙卿引見,某全國連鎖的成都小吃連鎖品牌于3月份停業了70%的門店,但運營了1個月工夫,又重新關門了40%。該品牌擔任人通知她,關店,只虧房租;開店,還虧人工,開店還不如關店。
趙卿算了一筆賬,依照公司目前的膨脹規模,假如業績能到達年前銷售額的70%,公司的現金流就能支撐到7月份,這個數字是基于可以恢復堂食,假如繼續“不成堂食”,那業績只能恢復到20%-30%的程度。
只能靠外賣
但難自救
▼
現實上,從3月30日開端,武漢各大商圈和商業綜合體已陸續停工,在堂食嚴厲管控的狀況下,外賣成了行業的最初一根稻草。
但餐企老板遍及反映,“報復性點外賣”并沒有呈現,平臺傭金又恢復到原有程度,外賣界曾經殺成了血海。
趙卿公司旗下的火鍋店從3月1日就上線了外賣,每天的支出在維持7名員工的工資外,只剩5%-6%的利潤。
狀況從3月20日開端變得更糟,用趙卿的話說,隨同餐飲行業片面停工復產,無法堂食的狀況下,一切餐企背注一擲做外賣,本就不大的外賣市場變得“僧多粥少”。
隨同武漢“解封”的,還有外賣平臺的傭金費率。
趙卿的火鍋店此前5%-6%的利潤,也是基于外賣平臺2、3月份在武漢地域的傭金減免政策,從4月6日開端,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的提點恢復到原有程度。
以趙卿的火鍋店為例,簽約美團獨家的傭金比例是18%,非獨家的比例是22%-26%。
與此同時,非餐飲界選手也進場了。
武漢快餐連鎖品牌米國煲仔飯開創人李柏稼引見,局部KTV、足療的連鎖品牌,如純K、水之夢,在武漢地域也開端外賣盒飯了。這讓外賣市場的競爭愈加劇烈。
據趙卿回想,和她在同一商場的餐飲品牌為了加大單量,在外賣平臺上做起了“滿39減14”的優惠活動,再減去平臺20%擺布的抽傭,簡直有利可圖。
周政的詹姆仕芝士排骨自4月7日上線外賣平臺,首日訂雙數為零,“餐飲靠外賣養活是不成能的。”外賣平臺的抽傭費率不斷在漲,他真實有力再額定花錢參與美團、餓了么的“競價排名”,只能“甘居人后”。
據他引見,某烤魚類連鎖餐飲品牌,和他在同一個商場的門店,上線外賣平臺兩天,只賣出去了一條魚。
同時,趙卿也在想方法緊縮各項收入。她旗下有3個品牌,目前還剩10家門店(疫情時期關了3家),一切門店均在外賣平臺上線,但線下只營業一家,一切門店的菜品由這一家制造。
至于大餐飲,譚鴨血火鍋、原始部落餐廳、胖哥倆肉蟹煲、娘惹群廚等品牌,均表示“靠外賣無法自救”。
其中,原始部落餐廳開創人邵建兵表示,停工時期,停業門店的外賣支出只恢復到了40%,目前處于盈余形態,行將面臨關門的邊緣。
而武漢一川菜館總經理萬紅引見,他們如今才剛開端做外賣,一天只要20單擺布的銷量,比照起之前的外賣正常程度,只要百分之十幾、二十的程度,連停工員工的工資都不敷。
估計困難期繼續到10月
恢復期要1~2年
▼
據周政引見,8日的解封是指離漢通道翻開,對內政通逐漸恢復,而武漢市內持續實行嚴厲的封控辦法,在這種狀況下,居民很難外出消費大餐飲。
“我們的客戶面臨的狀況比2-3月份更難。”原料供給商金稻禾食品老板張欣表示,疫情時期,她們的一些餐企客戶只能靠給病院送餐維持生計。
張欣引見,從2月9日至今,她效勞的小區從最后的兩個到如今的20多個,顧客的消費才能從最后的兩三百的客單價,到如今幾十塊錢湊一單。
從張欣公司業務的占比看,社區團購占到3成,效勞餐企占到6成,不外以銷售額計,全部銷售額還不及本來的一成。
“我預估在10月份之前,餐飲業仍然是十分困難的。”
張欣說,這個困難期能夠將繼續到10月份,而武漢整個餐飲行業都恐怕要面臨1-2年的恢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