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養生首選:大棗的滋補奧秘
當季養生,怎能少了甘甜的大棗?無論是和田玉棗的飽滿、金絲蜜棗的甜蜜,還是阿膠棗的滋養,它不僅是美味零食,更是中醫推崇的清潤滋補佳品。尤其在春天,吃棗益處多多。
增甘減酸,春季食養有講究
春季人體肝氣本就旺盛,過多酸味食物會進一步助長肝氣,反而削弱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此時,甜味食物能有效補益脾胃之氣。眾多甜味食材中,大棗無疑是上佳之選。
藥食同源,營養與功效兼備
中醫認為,大棗性溫味甘,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它對于改善脾虛引起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大便稀溏,以及氣血不足、女性情緒煩躁(臟躁)等問題,均有良好效果。
現代研究揭示了大棗豐富的營養價值:它富含蛋白質、糖類、淀粉、有機酸、黏液質、多種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鐵、錳等微量元素。其含糖量尤為突出:鮮棗維持在26%至36%的水平,干棗更是高達60%以上。其中,D-葡萄糖占比約32.5%,D-果糖占比約30.8%,其余約三分之一為蔗糖、低聚糖及多糖等。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其維生素C含量。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極為豐富,是鮮桂圓的6倍、蘋果的82倍、鮮荔枝的26倍,因此被譽為“維生素之王”和“天然維生素寶庫”。民間智慧也印證了它的價值:“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日吃十個棗,醫生不用找”,這些俗語生動說明了大棗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方面的顯著作用。
食用小貼士:發揮最大功效
喜歡用大棗泡茶或煮食的朋友請注意:大棗的主要營養成分集中于果肉。其果皮質地堅硬且不易消化,會影響有效成分的釋放。因此,建議將大棗劈開或切開后再進行沖泡或烹煮,這樣能顯著提升其利用效果。
實用大棗食療方推薦
紅棗山藥粥
材料:紅棗50克、鮮山藥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清水1000毫升。
做法:水燒開后,放入紅棗、山藥、粳米,慢熬成粥,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特別適合老年消化不良、脾虛泄瀉及婦女子宮脫垂者。
棗菊飲
材料:紅棗50克、菊花30克。
做法:分兩次水煎,每次用水300毫升,煎煮20分鐘,混合兩次煎液,代茶飲用。
功效:適用于高血壓人群日常調理。
棗橘飲
材料:紅棗10枚、橘皮10克。
做法:一同放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加蓋溫浸10分鐘后飲用。
功效:對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