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黃魚肚200克,當歸5克,黃芪3克,姜2片,黃酒3克,蔥姜汁2克,精鹽2克,高湯200毫升。
制法:
1、油發黃魚肚泡軟后切塊,加蔥姜汁汆水后漂洗,放入盅內。
2、藥材洗凈,與姜片、黃酒、高湯注入盅內,加蓋,上籠蒸燉1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名廚指點:此湯需用高湯,由于魚肚,魚翅等高檔海干制品自身沒有鮮道,不然口味欠佳。
養分看臺:
西醫以為黃魚肚具有補腎益精、補氣和血、潤肺健脾等成效,對肺結核、胃癌、食道癌等癥具有輔佐醫治作用。除保健成效外,還能提供人體較多的蛋白質以及鈣等養分素。輔以黃芪和當歸,起到了活血化淤、理氣止痛、加強抵抗力的作用,為滋補佳品。
合適人群:
身體虛弱、氣血缺乏的人群。
如何油發黃魚肚?
質厚者水發、油發均可;質薄肥大者宜油發,不宜水發。
水發:
用溫水將魚肚洗凈,放鍋內加冷水燒開,燜兩個小時后,用布將魚肚擦一遍,換開水持續燜泡。
每次換水時,先將魚肚用冷水洗一下,再用熱水燜,發透為止。發制魚肚時,切忌碰到蝦水與蟹水,以防瀉身。
油發:
即鍋放火上,添油大半鍋,油熱一成,將魚肚放入,慢小火捂軟,移開再縮小油鍋內,6成油溫下鍋,用勺壓住,文火浸炸。
見魚肚起泡翻過去炸;如油溫降低,可將鍋端下;油溫下降后,再端上火,重復頓火。炸制工夫的長短,可依據魚肚的質量而定。
質厚的炸制的工夫稍長,質薄的炸制的工夫較短。不克不及大火低溫炸制,以防皮焦肉不透。
魚肚炸透的規范是:
鍋內的油不翻花,魚肚一拍就斷,斷面處呈海綿狀。
炸好的魚肚放盆內,先用東西壓住,再倒入開水,使其浸發回軟,然后撈出,擠去水份。
也可用大批的堿濃縮,洗去清淡,涼水漂透,堿味,每天換水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