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制甜甜圈全攻略:從基礎款到創意變種的詳細做法
一、經典原味甜甜圈制作指南
(一)核心食材清單
中筋面粉200克(可替換為高筋面粉提升筋性)
新鮮雞蛋1個(約50克)
全脂牛奶100毫升(溫度控制在35℃左右更佳)
細砂糖30克(可根據口味增減5克)
食用鹽1克
活性干酵母3克
無鹽黃油10克(軟化后使用)
玉米油適量(油炸時油層深度需達5厘米)
(二)分步操作流程
1. 粉類混合:先把面粉、糖、鹽和酵母倒入大碗,用手動打蛋器攪拌至無顆粒狀態。
2. 蛋液調制:另取小碗打入雞蛋,加入溫牛奶攪勻,形成均勻的蛋液混合物。
3. 面團初揉:將蛋液緩慢倒入粉類中,用硅膠刮刀翻拌成絮狀,再徒手揉成粗糙面團。
4. 黃油融合:加入軟化黃油后持續揉面,直至面團表面光滑且能拉出薄膜。
5. 首次發酵:面團放入涂油的容器,覆蓋保鮮膜,在28℃環境下發酵至體積翻倍(約1小時)。
6. 面片處理:發酵好的面團排氣后搟成1厘米厚的面片,靜置10分鐘松弛。
7. 造型切割:用直徑6厘米的圓形模具壓出坯體,再用2厘米模具在中心打孔。
8. 二次發酵:生坯擺入鋪油紙的烤盤,在35℃環境下發酵至體積膨脹1.5倍。
9. 油炸定型:油溫升至170℃時放入生坯,每面炸1.5分鐘至金黃,撈出瀝油。
10. 裝飾完成:冷卻后可撒防潮糖粉,或蘸巧克力醬搭配糖珠裝飾。
二、進階版甜甜圈制作技巧
(一)改良版食材配方
黃油40克(室溫軟化至可輕松按壓)
細砂糖40克(分兩次加入)
雞蛋液30克(約半個雞蛋量)
溫牛奶100克(溶解酵母專用)
全脂奶粉20克(增加奶香味)
高筋面粉225克(過篩后使用)
裝飾用巧克力針、糖珠若干
(二)優化操作步驟
1. 黃油打發:軟化黃油與糖放入盆中,用電動打蛋器中速打至顏色變淺、體積蓬松。
2. 蛋液融合:分兩次加入蛋液,每次攪打至完全融合,避免出現水油分離。
3. 酵母活化:溫牛奶與酵母混合靜置5分鐘,直至表面出現泡沫。
4. 面團制作:篩入面粉和奶粉,倒入酵母牛奶液,揉成光滑面團后進行基礎發酵。
5. 造型油炸:二次發酵后的生坯放入160℃油鍋中,每面炸制時間控制在1分30秒。
6. 裝飾技巧:完全冷卻后再進行糖霜裝飾,避免糖粉遇熱融化。
三、實用制作小貼士
1. 發酵控制:一次發酵法可省去二次發酵,但二次發酵能讓口感更松軟(發酵溫度需維持在2832℃)。
2. 油溫管理:最佳油炸溫度為165170℃,溫度過低易吸油,過高則外皮焦糊內部未熟。
3. 裝飾時機:務必等甜甜圈降至室溫再撒糖粉,熱制狀態下糖粉會迅速融化結塊。
四、創意變種甜甜圈
(一)風味改良款
1. 巧克力甜甜圈:揉面時加入15克可可粉(過篩后使用),油炸后蘸融化的黑巧克力液。
2. 椰香糯米款:用150克糯米粉+50克溫水調和,微波爐高火2分鐘后揉成面團,按常規造型油炸,撒椰蓉裝飾。
3. 蛋糕甜甜圈:混合100克低筋面粉+50克玉米淀粉,加入蛋黃糊烤制(烤箱180℃烤15分鐘),替代傳統油炸工藝。
(二)健康改良方案
烘烤替代油炸:生坯刷薄油后放入烤箱,190℃烤12分鐘,減少油脂攝入約70%。
代糖替換:使用赤蘚糖醇替代白砂糖(按1:1比例),適合控糖人群。
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即使是烘焙新手也能成功制作出外皮酥脆、內里松軟的甜甜圈。不同風味的變種可根據家庭成員口味靈活調整,建議搭配現磨咖啡或冰牛奶食用,獲得更佳味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