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半夜,“中國特產·詔安館”電商平臺在售的青梅鮮果打出 “已售罄”的提示。正值“五一”長假時期,詔安青梅鮮果經過剛剛搭建守舊的“中國特產·詔安館”電商平臺以及其他電商平臺,總銷量破3萬單,超15萬斤,這是詔安縣近日舉行的宣傳部長“帶貨”直播帶來的效應。據悉,4月30日早晨,我縣舉行“硒望田野 梅好詔安”詔安縣特征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全網不雅看量打破500萬人次,中國特產?詔安館、牛品薈、嚴選俠等3個電商平臺獲得銷量3.44萬單、銷售總額達148.22萬元。
此次直播帶貨是詔安縣指導帶貨的初次“試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小玲手捧著青梅鮮果,一邊向全國網友展現引薦,解答發問……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全媒體推行,再加上“縣指導+大V+多平臺”的組合直播方式使得“帶貨效果”凸顯。
“我們公司是集鰻魚、鮑魚養殖、收買、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福建省農業龍頭企業。‘直播+電商’活動以往我們介入不多,經過這次縣指導帶貨直播,我們停止一次全新嘗試,在理論中尋覓合適我們品牌定位的直播推行形式,效果很好。直播不只讓我們堅持產品銷售熱度,還提升公司產品知名度。”詔安東欣食品無限公司總經理林真表示,該公司參與此次縣里組織的直播帶貨活動累計銷售近6000單、銷售額達50萬元。其中,“蒲燒烤鰻”“紅燒鮑魚罐頭”“魚罐頭”等產品,也取得了不少的“好評”。嘗到“甜頭”之后,該公司便著手預備自主停止直播,蹭“熱度”開啟直播形式,并約請多位主播為產品停止多平臺直播。
縣指導為農產品“代言”,可以讓消費者自但是然地發生激烈的信任感,從某種水平上說,他們就是“買得擔心、吃得安心”的“活招牌”。而直播活動,也將詔安農特產品網銷平臺——詔安館帶火了。“經過直播‘帶貨’,引導我縣外鄉企業、商家拓寬市場渠道,融入新市場,并引導企業自主約請主播、培訓主播,停止產品的多渠道營銷,引發產業集群效應。”詔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小玲表示,“帶貨”絕不只是出鏡將產品賣出去就了事。鏡頭之外,詔安縣有關部門經過樹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造電商產業園等配套辦法來推進“農產品電商”的繼續開展。循此標的目的行進,“農產品直播帶貨”分開了縣指導加持,也能持續以常態化、普及化的姿勢蓬勃生長。
據悉,經過此次示范帶動,詔安縣梅嶺鎮已著手準備舉行牡蠣節,經過在各大電商平臺直播拓寬牡蠣等水產品銷售渠道,帶動牡蠣養殖業和附加經濟產業開展,添加漁民經濟支出。詔安縣供銷協作社也積極與阿里巴巴集團洽談簽署戰略協作框架協議,將打造以數字化和智能化驅動的產-供-銷-金融效勞為一體的綜合性數字農業樣板,推進詔安鄉村電子商務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