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夏天的菜,能否有這個時節專屬的滋味?一年四季,這個時分瘋長的食物,或許帶著相生相克的玄學道道,又或許帶著旺盛的生命力,轉化成了身體里必需要有的一股能量。低頭看見明晃晃的日頭,總要吃些好吃且有用的食物,才是我們內心均衡一顆砝碼。大湘菜報推出《夏天的菜》系列專題,帶著如驕陽般的酷愛,打卡當季“熱”菜 ,尋覓美食盛境。
品苑餐廳,是個很神奇的存在,在東二環邊,不聲不響地開了八年了,裝修泄漏著一股子茶樓的意味,但是出品是真好吃啊。濃而有味是為口味,淡而有味是為味道,品苑總是可以在口味里,蔓延出一種粗暴的味道來!
夏天本就是熱的,關于熱得邪乎了,就取名叫——入伏了。三伏天,每十來天就又是一個小熱浪,而這種規矩,也反響到了飲食上,于是,什么雞啊、甲魚啊,那些滋補的東西,就又被玄乎的拉上了餐桌。關于食材,有些神叨叨的期許,其實也不是什么太壞的事。
那天去品苑的時分,正巧也是個入伏的日子。原哥很自然地做了一道甲魚給我們吃,我是被寵若驚的。由于我置信,原哥勢必是不會選那些平凡的食材的,果不其然,三年以上自然生長的漢壽甲魚,被他選中了。
處置潔凈,根本調味,上鍋久蒸,原湯原汁。最初十多分鐘,再把調味過的青椒碎,覆在下面,再蒸。出來上桌,滿眼是綠油油青翠的一片,只要如波紋的湯汁復雜晃動的時分,它乘著上升的熱氣與香味,又活過去游走包廂中了。叨一塊碩大又肥厚的甲魚裙邊,青椒碎淅淅索索地散落上去,晶瑩的汁水流淌上去。顫巍巍的,入口咬,蒸熟的甲魚,味道本就足夠得很,且韌性相較也更甚些。咀嚼兩三下,就可以吞了,溫熱的,濃稠的,流淌下去,甲魚里的天地精髓,也轉變成了身體的能量吧。
由于青椒碎的參加,那種青草般植物的幽香,又剛剛好地解了膩。所謂仁慈,就是想要你多吃幾塊。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吧。海邊的巖石,被波浪拍打,工夫久了或許某一下用力猛了,必然會有某種回響的。此刻的口腔,就是這般。
還有一道酸辣三鮮,也是甚妙。三鮮是三種海鮮,酸辣則是湘菜的傳統代表口味里的酸辣,香菇肉臊為基底,酸辣由外而內的浸透與激起。海參,墨魚仔,還有鮮鮑片一同翻炒,直至噴香誘人。不復雜的做法,吃起來卻又咄咄逼人得很。只需求一碗米飯相搭,就能吃到天昏地暗。
品苑這兩道夏天的菜,可以細品,也可以饑不擇食。怎樣吃,不重要,就像如何渡過這個夏天一樣。找個本人喜歡的姿態,融入出來,總好過白白溜走于指縫的白云蒼狗。
本文轉載自新湖南湘菜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