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橄欖作為一種特殊的食材,大多呈現在中餐的配菜上,在中國的各色菜品中反而很少看到。其實,黑橄欖全身漆黑油亮,分發(fā)著黑金般的光榮,非常喜人。明天紅廚網就給大家引見一下黑橄欖的養(yǎng)分價值、成效作用以及黑橄欖的做法。
黑橄欖小檔案
黑橄欖又稱烏橄欖、烏欖、木威子、黑欖,常綠大喬木,高10-16m。核果卵圓形至橢圓形,兩端鈍,成熟時紫黑色。其實,黑橄欖具有共同的異香,生食入口先是帶著淡淡的青澀口味,接上去卻給人滿口回甘的清爽味道。
黑橄欖散布于我國南部,次要出產自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在越南、老撾、柬埔寨各地常栽培。常生于低海拔的山地林中。果實不勝生食,種子即“欖仁”,可榨油食用,制肥皂及光滑油;核殼可制活性炭;木材可作修建、農具及家具等用材。
黑橄欖的成效與作用
黑橄欖富含含鈣質和維生素C,養(yǎng)分豐厚,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作為食材,它能分發(fā)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裝點整盤美食如黑金異彩。
黑橄欖的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欖角”(或稱“欖豉”)作菜,欖仁為餅食及肴菜配料佳品;種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業(yè)用油。木材灰黃褐色,材質頗堅實,用處與橄欖同。
黑橄欖之被人注重,已不自昔日始,早在公元十二世紀時宋人筆記《嶺南代答》中,已有如下的記載:烏欖如橄欖,青黑色,肉爛而甘,亦可作蔬茹,核差長,其中仁味松美,薦酒泛茶皆珍,相饋遺者獨以核致遠,微暴干,椎取仁。
黑橄欖的選購技巧
核果呈卵狀長圓形,長26-32mm,徑15-17mm。外表棕褐色。果核長紡錘狀腰鼓形,長22-26mm,徑9-10.4mm。
黑橄欖的兩端銳尖,外表淺褐色,凹凸不服,具3條分明的縱棱紋,細棱間又各具不甚分明的粗棱,先端具3個眼點,每一眼點兩側各具一弧形細縱溝,中轉種子中下部,2條細溝向相反標的目的彎曲。以粒大、平均、豐滿者為佳。
黑橄欖的最好種類是“車酸欖”,它的特點是味香肉軟,時間甚少變壞(帶松香味),已壞的黑橄欖,肉硬無味,不宜食用。
黑橄欖的烹飪
黑橄欖的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欖角”(或稱“欖豉”)作菜,欖仁為餅食及肴菜配料佳品;種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業(yè)用油。木材灰黃褐色,材質頗堅實,用處與橄欖同。黑橄欖其特點皮薄肉厚,肉紋幼嫩,含油量高,滋味芬芳,有“山蠔豉”之佳譽黑欖又叫烏欖。
番茄黑橄欖鱸魚沙拉
資料:
黑鱸魚魚柳4塊、鮮檸檬汁45毫升、特級初榨橄欖油260毫升、鹽和胡椒粉過量、黑橄欖200克、、圣女果120克、切碎的羅勒30克、切碎的小茴香30克、紅辣椒末5克
步驟:
1. 在碗里將檸檬汁和橄欖油各30毫升涂在鱸魚片上抓勻,放鹽和胡椒粉。在室溫下腌制20分鐘。
2. 這時用另一個碗,把黑橄欖、小番茄用羅勒、小茴香和辣椒末拌勻,放30毫升橄欖油和剩下的檸檬汁,用鹽和胡椒粉調味。
3. 用一個不粘平底煎鍋,把剩下的橄欖油加熱到微熱。把魚上的水分瀝干,放進鍋里,魚皮朝下,用低溫將魚皮煎至顏色變深,用時大約4分鐘。將魚翻面,再用4分鐘,煎至魚肉變白。把魚盛到盤子里,澆上調味料。
金槍魚黑橄欖意粉
資料:
意粉400g (2-3人份)、金槍魚肉200g、洋蔥1個、西紅柿2個、番茄醬1大匙、蒜、橄欖油、糖、鹽、黑胡椒、黑橄欖2個
做法:
1、西紅柿和洋蔥切丁,大蒜切末,金槍魚肉用水汆熟切塊備用
2、在鍋里參加足夠的水,放入1小勺鹽,待水燒開放入意粉,煮好撈出控干
3、留一些煮面水備用
4、平底鍋放入橄欖油,放入洋蔥炒軟,放蒜末
5、待洋蔥少許上色放入金槍魚肉翻炒再參加西紅柿丁
6、待西紅柿炒軟放入番茄醬參加煮面水
7、參加黑胡椒調味,關火在醬中拌入黑橄欖,起鍋盛盤。
黑橄欖培根匹薩
資料:
主料:高筋面粉140g、低筋面粉60g、清水120g、鹽2g、細砂糖10g、酵母2g、橄欖油10g
配料:培根3片、洋蔥1/2個、青紅椒各1個、玉米粒50g、黑橄欖15g、番茄醬50g、馬蘇里拉奶酪200g、披薩草少許
做法
1、將高粉、低粉混合,參加鹽和酵母,用筷子攪勻;
2、倒入水,攪拌成松懈狀,靜置10分鐘;
3、參加橄欖油,漸漸將油揉進面團,揉至擴展階段;
4、將潤滑面團放入容器,蓋上濕潤的紗布,放置暖和處發(fā)酵;
5、待面團發(fā)酵至2.5倍大時取出,重新排氣、滾圓,敗壞15分鐘;
6、將敗壞后的面團搟成圓餅形,直徑略小于披薩盤,蓋上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定型;
7、取出放入已抹油的披薩盤,用叉子在餅皮上扎一些小孔;
8、將培根切塊,洋蔥、青紅椒切絲;
9、在餅皮上涂一層番茄醬,平均撒1/3奶酪絲;
10、順次撒上培根、玉米粒、洋蔥、青紅椒、黑橄欖、1/3奶酪絲和少許披薩草,烤箱200度預熱,上下火烤15分擺布,工夫剩余5分鐘時,取出撒上最初一層奶酪絲,持續(xù)烘烤至工夫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