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魚,又叫水鰱、白鰱、鰱子、跳鰱,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明天紅廚網就跟大家引見一下這種養(yǎng)顏又補腦的佳品——鰱魚。
鰱魚是我國次要的海水養(yǎng)殖魚類之一,散布范圍較廣,多與草魚、鯉魚混養(yǎng),體態(tài)飽滿強健,外形美麗,色澤光滑。鰱魚次要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性格生動,喜歡騰躍,但膽子很小,喜低溫,以藻類為食。
養(yǎng)分價值
1.鰱魚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魚鱗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促進血液循環(huán),按捺血小板凝集,增加腦血栓的構成和心肌堵塞,降低膽固醇,具有健腦作用。
2.鰱魚是女性滋養(yǎng)肌膚的抱負食品,由于它含有豐厚的膠質蛋白,既能健身又能美容。
3.鰱魚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fā)干脆易零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成無視的佳肴。
4.鰱魚為暖胃、溫中補氣、澤肌膚的養(yǎng)生食品,適用于溏便、脾胃虛寒體質、皮膚枯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氣虛所致的乳少等癥。
5.一周吃3次魚,有助于維護皮膚,防止太紫外線的損傷。臨時吃魚,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品種似于防曬霜的自然維護,使皮膚增白。多吃魚可以作為一種額定的防曬辦法。
食用價值
鰱魚味甘,性溫。能補脾益氣,暖胃。溫中益氣;利水;主久病體虛;水腫;還具有暖胃、補氣、澤膚、烏發(fā)、養(yǎng)顏等成效。
適用人群
養(yǎng)分不良、身體虛弱、產后婦女、胃寒腹痛、肺寒咳嗽、皮膚粗糙無光澤均有醫(yī)治作用。
食用忌諱
鰱魚不宜與肝、鹿肉和牛羊油一同食用,并且鰱魚是發(fā)的,有老病或老傷的人不克不及吃;瘦削者也多食鰱魚,由于鰱魚味甘補益,又溫里開胃,多食使人瘦削,還可聚濕生痰。
怎樣挑選
優(yōu)質的鰱魚,眼球突出,角膜通明,魚鰓色澤鮮紅,腮絲明晰,鱗片完好有光澤,不易零落,魚肉堅實、有彈性。留意清洗鰱魚時,要將魚肝肅清掉,由于其中含有毒質。
菜式做法
大蒜燒鰱魚
資料:
主料:土鰱魚1尾、大蒜15粒
輔料:泡椒一大個、泡姜1個、郫縣豆瓣10g、大蔥1節(jié)
步驟:
1.預備好一尾大的土鰱魚,大慨2-3斤擺布
2.鰱魚洗凈,宰成一段一段的備用
3.預備好泡姜,泡椒,蒜備用
4.油鍋燒熱,下泡姜,泡椒,蒜炒香后,再下郫縣豆瓣炒制
5.加上高湯500ml擺布,燒開后加鰱魚,大蔥一同燒。待湯汁收濃后,把鰱魚起鍋裝盤,剩下的湯汁加一點糖,一點醋,起鍋,淋在鰱魚上
6.淋好湯汁的鰱魚,好美味,開動
鰱魚頭燉豆腐
資料:
主料:鰱魚一條、毛豆腐500g
輔料:食鹽、姜、蒜、花椒、諧和油
步驟:
1.新穎的鰱魚將近5公斤 好肥 好鮮 刮去魚鱗
2.刮掉魚鱗,面前拋開,切下魚頭
3.鍋內放姜、蒜、花椒,大料爆鍋;放魚頭
4.加水,一次加夠,這樣不損失魚的養(yǎng)分
5.水開了下豆腐,放鹽;在煮開鍋轉小火漸漸燉10分鐘擺布,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