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詩句:“魚知丙穴尤為美,酒憶郫筒不必酤”。丙穴就是雅安三絕“雅雨、雅女、雅魚”之中的雅魚。雅魚肉多、刺少、質嫩,是川菜里魚鮮中的上乘食材。雅安魚作為雅安外地的名菜,相傳清代上貢給慈禧太后還是被贊為“龍鳳之肉”。
雅安魚除了口感絕佳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本身竟然“深藏寶劍”。因而區分雅安魚的真假,只需看看魚頭骨有沒有一把“寶劍”即可,真是絕佳的防偽標記。明天紅廚網就為大家引見雅魚。
雅魚,別名丙穴魚、嘉魚、丙穴嘉魚,學名裂腹魚,有齊口和重口之分,裂腹紅尾,形似鯉而鱗如鱒,源產于雅安周公河。雅魚體長,稍側扁,頭呈錐形,口下位,呈馬蹄形。雅魚魚肉質肥美,富含脂肪,非常鮮美。
雅魚的產地散布
雅魚喜棲在水質清爽,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沙礫地質的冷水溪流中。最適生長水溫為18--22℃。低于8℃或高于24℃,食欲減退,生長減緩。水溫超越26℃,中止攝食。長工夫繼續低溫,機體衰弱而死亡。因而,雅魚只散布于長江干主流中,尤以嘉陵江、岷江、沱江水系的峽谷河流中見多,以青衣江及雅安一帶為知名。
雅魚的養分成效
雅魚肉質嚴密細嫩,口感爽滑,養分豐厚,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久吃不膩。雅魚中有18種氨基酸,含量豐厚,總量到達65%以上,其中8種必需氨基酸含量為33.83%,分明高于草魚、鯉魚的養分質量。雅魚具有補虛勞贏瘦,健脾胃,止消渴的成效。
雅魚的傳說
相傳雅魚乃女媧補地利從其身上遺落的寶劍入水所化,所以雅魚地獄骨形似寶劍。
又傳,雅魚頭骨隱藏一柄“寶劍”,為戰國時蘇秦離間諸國后,車裂生亡,其佩劍滑落江中,為雅魚珍藏,以致于成為日后辨別雅魚的“防偽標志”:有劍則真,無劍則假。
在雅安,至今還傳播著一個慈禧太后吃雅魚封官的官方故事。當年在慈禧宮,各地官員進貢的食品千千萬萬,而送去的能被慈禧太后吃到了算是僥幸之極。聽說事先的雅州府送了不少次雅魚,但都沒無機會送到慈禧身邊。那年終春,雅州府官員帶著雅魚和廚師親臨京城,花去些銀兩打通關節,慈禧才吃上了雅魚。在細嚼慢咽中品出別具一格的風味后,慈禧連連稱譽雅魚肉質鮮嫩,味美無量,比龍膽鳳肝還好!
這當前,慈禧簡直每月都要吃一次雅魚。后來雅州府的那位官員晉級了,就連那位廚師也遭到了選拔。雅魚由于生活在激流中,以鮮活的水生物為食,其肉細嫩鮮美無比。
雅魚的做法
雅魚魚肉質細嫩肥美,富含脂肪,全身僅脊椎刺1根,順應多種烹調辦法,多樣味型。雅魚由于水質的成績不斷都很鮮美,無論清蒸還是做湯、紅燒燜都非常適宜。雅魚刺身拼、五香熏雅魚、怪味魚排、三色雅魚皮、砂鍋雅魚煲、干燒雅魚等都是有名的雅魚宴客菜。
清蒸雅魚
資料:
雅魚、鹽、料酒、胡椒粉、姜、蔥、火腿片、玉蘭片、水發口蘑片、金鉤
做法:
1、雅魚經剖殺治凈,兩面剞刀,用鹽、料酒、胡椒粉、姜、蔥腌漬入味,入蒸盆內,放火腿片,玉蘭片、水發口蘑片、金鉤。
2、蓋上豬網油,加醬油、料酒、清湯,入籠蒸熟,出籠揀去姜、蔥,揭去網油,原汁倒入鍋內,翻盤入墊有制熟的鮮菜心的盤內。
3、原汁內添清湯,加醬油、胡椒粉燒開,放味精,灌入魚盤內即成。
砂鍋雅魚
資料:
雅魚、高湯、油、竹筍、竹蓀、土雞、豬肚、豆腐等
做法:
1、將肘子、土雞、棒子骨等熬制的高湯盛入砂鍋煮開;
2、將雅魚用油鍋煎至兩面魚皮起卷,然后將魚放入砂鍋中;
3、再放入竹筍、竹蓀、土雞、豬肚、豆腐等輔料煮5-10分鐘即可。
干燒雅魚
資料:
雅魚、紹酒、精鹽、豬肉丁、鹽、醪糟汁、白糖、醋
做法:
1、選雅魚一尾,去鱗剖腹取內臟,洗凈,魚身兩面剞刀,遍抹紹酒、精鹽,入油鍋炸至皮皺后撈出。
2、鍋換冷油,逐步加溫煸炒泡辣椒、剁細的豆瓣、姜蒜顆,至出香味即滲鮮湯燒至味香,打去味料渣。
3、將魚和炒酥的豬肉丁、鹽、醪糟汁、白糖、醋入鍋同燒,待湯沸后移至小火慢燒,至汁稠魚入味即成干燒雅魚。
蔥香雅魚
椒香雅魚
酸菜石鍋雅魚
清湯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