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鮮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隨著刀魚價錢的不時低落、鰣魚愈發稀有的狀況下,有一種魚逐步嶄露頭角,成了長江“第四鮮”。沒錯,那就是紅廚網明天要為大家引見的——鮰魚。
鮰魚小檔案
▼
鮰魚不像鰣魚、刀魚那么珍貴,也不像河豚背有“含劇毒”的惡名。和別的三鮮一比,鮰魚就顯得有點普通了。
鮰魚別名長吻鮠。在長江上中下游均有散布,各地的叫法不同,上海稱鮰老鼠;四川名江團,貴州則喚之為習魚;湖北則干脆稱之為肥魚。除此之外,還有肥沱、肥王魚等別稱。
而鮰魚,其實是江浙滬一帶的叫法,緣由在于它和其它三種長江鮮魚一樣,會在春天由海入江,在咸海水接壤養肥本人,然后到長江產卵繁衍。
鮰魚和鯰魚相像,其體型較長,吻呈錐形,口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它有4對粗大的須,體表潤滑無鱗,略呈粉白色,背部稍帶灰色,各鰭呈灰黑色,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
不外,有一種三峽生態鮰魚,它有著不同于普通鮰魚的表面特征:背部青灰色,鰭部黑灰色,肚皮白色,俗稱“琥珀背,白肚皮”。這個種類的鮰魚比起普通鮰魚愈加鮮美,滋味也愈加上乘。
鮰魚還有另一個種類——石首鮰魚。望文生義,這種鮰魚產地在湖北石首,石首江段九曲回腸,鮰魚在這里繁衍生息,擁有自然的肥魚條件。在夏季3個月和春頭秋尾的3個月里,石首江段水溫低于12℃,低于這個水溫,鮰魚不再進食。
所以石首鮰魚只能半年生長、半年瘦身,不像廣州鮰魚四季生長,這也是石首鮰魚久煮不糊湯,落口彈性好,滋味美極了的奧妙所在。
次要產地
▼
鮰魚散布于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
在70年代以前,鮰魚只要野生種類,來源完全靠江河捕撈;由于臨時的捕撈過度,野生資源已嚴重衰竭。為了使這種珍貴的魚類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國水產科技人員從80年代開端,對鮰魚停止人工繁衍和養殖技術研討,現已處理了人工養殖的技術難題。
之所以鮰魚如此受歡送,不只是由于它細嫩鮮美的口感,而更在于它極高的養分價值。
鮰魚肌肉蛋白質含量不低于13.7%,含有18種氨基酸,并且其氨基酸的組成與比例與人體類似,容易被人體吸收應用。鮰魚還富含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包羅有“腦黃金”之稱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鮰魚的烹飪
▼
鮰魚肉質細嫩鮮美、養分豐厚,并且其魚膘肥厚,可加工成珍貴的魚肚。很久以前,人們就把鮰魚當成滋補的水產品,在現代鮰魚還是朝廷貢品,而大文豪蘇軾更是為它作詩,足見自古以來,鮰魚就深受大家喜歡。
鮰魚的做法較多,蒸、煮、燉等皆可凸顯其鮮美。鮰魚膠質豐厚,很容易煮出奶白色的湯。上海地域通常參加少量蒜頭紅燒,是地地道道的本幫菜。
百年輕店“德興館”的水準最為高明,連蒜頭也不必,僅略下糖醋溜之,第一口的覺得是鮮、嫩、香,天下美味。
但最高境界是以豬油、雞湯煨出來的白汁做法,淮揚菜中的代表之作。這道菜要求鮰魚新穎,不然腥氣顯露出,必然露馬腳。
并且作為長江四鮮之一,鮰魚當然少不了要在淮揚菜。就像淮陽名菜獅子頭,會按四季參加當造配菜。其中,就會在春天里參加鮰魚,入口即化,不遜加蟹粉的。游完瘦西湖再啖鮰魚,是乾隆皇帝級別的享用。
上面,為大家引見幾道鮰魚菜式,以供大家參考。
美極鮰魚配馓子
原料:
鮰魚肉250克。
輔料:
麻油馓子2根,石榴肉20克,干蔥頭50克,肉蔥150克。
調料:
小料(姜片50克,香蔥、檸檬各30克),A料(美極鮮雞粉、美極鮮味汁、老抽各5克,美極燒燜汁4克,白糖8克,古越龍山、味噌各50克,蜂蜜30克,話梅5顆),黃油15克。
做法:
1、鮰魚去頭尾,留中段切成5厘米長的塊,將其放入泡有小料的清水中,去凈血水后撈出,控干水分。
2、將A料拌勻即成美極蜜香腌料,與鮰魚塊拌勻,腌制3小時以上。
3、將干蔥頭、肉蔥辨別切段后放入烤盤中,放入黃油及腌好的鮰魚,入烤箱以230℃烤制20分鐘。
4、待鮰魚全熟上色后即可裝盤,放入石榴肉、馓子裝點即可。
三味蒸鮰魚
原料:
長江鮰魚一條(750克擺布)。
調料:
料酒10克,鹽3克,味精5克,蒸魚豉油15克,黃醬椒、紅剁椒各50克,老干媽豆豉30克。
制造:
1、將鮰魚宰殺治凈,切下頭尾,兩頭魚身改成塊狀擺入盤中,魚身加料酒、味精,頭尾抹上鹽,擺在盤子兩端。
2、將黃醬椒、紅剁椒、老干媽從左至右依次放到魚身上,做成如上圖外型。
3、將魚入蒸柜大火蒸10分鐘,取出澆蔥油,烹蒸魚豉油即可。
金菊鮰魚香
原料:
鮰魚肉300克,灌湯牛肉丸8只(共350克),熟肥膘100克,餛飩皮(超薄)150克,胡蘿卜絲100克。
調料:
泰國雞醬50克,蔥姜汁50毫升,鹽、味精、胡椒粉、淀粉、紹酒各過量,精煉油1000毫升(實耗約50毫升)。
制造:
1、將鮰魚肉、熟肥膘辨別剁成茸,納碗后加蔥姜汁、鹽、味精和胡椒粉攪拌上勁,參加淀粉拌勻,即成鮰魚肉餡;另將餛飩皮切成細絲待用。
2、將灌湯牛肉丸拍勻淀粉后,先裹上鮰魚肉餡制成丸子,隨后逐一粘上餛飩皮絲即得鮰魚肉球的生坯。
3、鍋入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鮰魚肉球生坯逐一地投入油鍋,炸至熟便撈出來瀝油,裝盤時,稍加裝點,隨配泰國雞醬上桌供蘸食。
瓦鍋卵石肥魚肚
原料:
油發鮰魚肚150克,雞胗200克,蒜子、子彈頭辣椒、干辣椒、紅椒絲、蔥絲、蔥花各少許。
調料:
鹽、醬油各5克,香醋8克,熟豬油15克,干淀粉10克,濕淀粉15克,鮮湯300克,紅油100克,白胡椒粉5克,料酒、食堿各5克。
做法:
1、將紅椒絲、蔥絲混合,搓成球,待用。
2、油發鮰魚肚用溫水泡軟后,參加食堿,邊洗邊擠去浮油,再換溫水洗,直至洗凈堿味后擠去水分,每塊片成兩片,切成4厘米擺布的菱形,待用。
3、雞胗汆水,過油,待用。
4、鍋入熟豬油燒化,下入蒜子、干辣椒炒香,烹入料酒,參加鮮湯、鹽、醬油、醋燒開,再下入鮰魚肚、雞胗煮一分鐘,然后用濕淀粉勾芡,參加紅油,撒上白胡椒粉,倒入裝有燒熱鵝卵石的瓦鍋中,放上“1”,撒上蔥花即可走菜。
薺菜春筍煨鮰魚
做法:
此菜用春天的三種食材——春筍、鮰魚、薺菜來制造。
1、春筍取嫩尖切片;鮰魚取肉,切蝴蝶片,沖水,加少許蛋清、生粉上漿;薺菜燙20秒取出,放入冰水后切末。
2、鮰魚片滑油;春筍飛水;參加清雞湯,調味,用生粉勾芡,參加薺菜末,裝盤。
最初,讓中國烹飪巨匠——沈巍徒弟,來為大家演示一道鮰魚創意菜品,大家請看。
金湯豆漿長江鮰魚
▼
你有做過鮰魚嗎?
歡送留言分享做法!
編纂 | 紅廚網_赤木
本文由紅廚網依據材料整編而成,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