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為了等一季的大閘蟹,很多人都望穿秋水。但是在廣東的春夏,有一種味道比大閘蟹更勝一籌的蟹,當下最是肥美。它,就是紅廚網上面要為大家引見的——奄仔蟹。
奄仔蟹小檔案
▼
所謂的奄(yan)仔蟹,指的就是處子蟹,也就是未經交配的母肉蟹。雖說是肉蟹,其膏的肥美完全在大閘蟹之下。粵語里的“奄尖”,正是挑剔的意思,而奄仔蟹卻完全可以讓挑剔的粵人“信服”。
奄仔蟹普通生善于咸海水接壤處,所以兼具海水蟹的鮮嫩肉質和淡水蟹的豐腴多膏,以廣東臺山地域所出為下品,這里水質凈化較少,出產的奄仔蟹一向都是饕客餐桌上的“配角”。
奄仔蟹的真身是青蟹,奄仔、重皮、軟殼蟹、水蟹、膏蟹(也叫肉蟹),指的都是它終身中不同階段的稱號。
其中,奄仔蟹還分為青白黃黑4種,以黑奄最好吃,但數量并不多。普通肚臍白里透黑的蟹為黑奄蟹,白色的則為水奄蟹。
水奄:相當于七八歲的孩子,發育未完全成熟,肉少膏稀掩色發青,體重在一兩到一兩半之間。
白奄和黃奄:屬中等東西,約等于人的16、17歲,行將成熟,個頭在三兩到四兩之間。
黑奄:完全性成熟,蟹肚膏脂豐滿,蟹肉甜美、蟹膏淡黃柔軟而滑。而黑奄之中最大只的叫“奄頭”,可遇不成求。
△左黑奄,右上白奄,右下黃奄。
奄仔蟹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海水過咸,肉質會立刻變得粗糙;海水過淡,蟹肉又會變得松懈。甚至連海水的鹽度和溫度,它也有考究,過低它就發育緩慢;過高,則直接熟了。
所以,在南粵沿海一帶的餐廳飯店里,要是推銷到一批奄仔蟹,就代表著在海鮮商里有熟人,也從正面印證了奄仔蟹對粵人來說,是何等鮮美的食材。
推銷須知
▼
如此鮮美的食材,不免會有黑心商家以次充好,會用印度尼西亞的黑鬼蟹或臟兮兮的越南蟹來冒充奄仔蟹。
所以,廚師冤家們在推銷奄仔蟹的時分要謹記選蟹秘訣:“青背、白肚、十爪齊;殼薄、肉嫩、蟹膏黃”,這些特征也能運用到普通的蟹種身上。
“脫水慢爪,拉鉗斷腿,口噴泡沫”的螃蟹相對不克不及購置,“脫水”指螃蟹體內嚴重缺水,體態干癟;“慢爪”指手抓螃蟹時,螃蟹有力對抗,或反響愚鈍;“拉鉗斷腿”指蟹身肢體不全,缺蟹鉗或少腿;“口噴泡沫”則是蟹臨死前的困獸猶斗,離死亡已不遠。
別的,奄仔蟹的殼比擬軟,而肚則會較硬。故必然選要白肚的,由于白肚的才是在咸海水接壤生長的奄仔蟹,并且還要選臍位是銹色的,兼按下去硬身的,這就是豐滿的奄仔蟹。
奄仔蟹的烹飪
▼
與普通的蟹不同,奄仔蟹的蟹膏豐腴肥美,肉質卻也非常豐滿清甜。所以,奄仔蟹最長的烹飪辦法還是以干蒸和煮粥為主,此兩種手法往往更能凸顯奄仔蟹原汁原味——肉質細嫩而膏肥甘香。
另一款比擬罕見的做規律是鹽焗奄仔蟹,用大瓦煲將鹽炒熱,放入奄仔,干焗至熟,烹制出的蟹,肉實膏香,蟹肉帶淡淡的咸,蟹膏水份收干不似清蒸軟綿。
不外,也有喜歡劍走偏鋒的廚師創新制造出一款“鴛鴦蟹糯米飯”。徒弟先把浸泡了的糯米,參加各種配料,放到蒸籠里蒸,待糯米飯至七成熟時,才把水蟹和奄仔蟹放到飯面上一同蒸。
水蟹肉質軟而多水分,正好把鮮味浸透到了上面的糯米飯里。帶著荷香的大蒸籠端上飯桌,可見飯粒豐滿晶瑩。
成菜糯米飯糅合了水蟹的清甜和奄仔蟹的滑嫩,蟹肉卻鮮味不減。
最初,紅廚網為大家引見一道鹽焗奄仔蟹,以供參考。
鹽焗奄仔蟹
原料:
奄仔蟹數只、精鹽、玫瑰露各過量。
做法:
1、把蟹宰殺好,用牙刷刷潔凈全身,甩干水份,待用。
2、燒油至8成熱,放入螃蟹略炸,撈起濾清油份。
3、鍋里下大批玫瑰露,舀入數小勺精鹽,把鹽化開成濃鹽水,然后倒進螃蟹,改微火漸漸翻炒,直至把鹽水炒干變回鹽粘在螃蟹身上。
4、出鍋,把螃蟹一開二即可上桌。
你有做過奄仔蟹嗎?
歡送留言分享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