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千千萬,但總有那么幾種會讓男士們特別喜歡。烏魚蛋就是其中一種,它不只是海味珍品,傳統(tǒng)魯菜離不開它,并且味道出眾,制成的湯鮮味十足,聽說還有滋補壯陽的成效。上面,就一同來看看這種特征食材吧~
烏魚蛋小檔案
▼
望文生義,烏魚蛋產(chǎn)自烏魚(烏賊)。不外有很多冤家有所曲解,以為烏魚蛋是產(chǎn)自雄烏魚,實踐上它是由雌墨魚的纏卵腺加工制成的。每年春夏時節(jié),烏魚洄游產(chǎn)卵,此時漁民會捕撈烏魚并加工成烏魚蛋。加工時,漁民會將鮮墨魚的纏卵腺割上去,用明礬和食鹽混合液腌制,使之完全脫水,待蛋白質凝結后即成。
成品烏魚蛋別名月蛋、墨魚蛋(浙江),外不雅為略扁的卵圓形,呈乳白色,里面裹著一層半通明的薄皮(即脂皮),大的烏魚蛋有雞蛋大小,小的則與鴿蛋差不多。
由于烏魚的種類較多,有針烏賊、金烏賊、白斑烏賊、虎斑烏賊等,各自的體型都不一樣,加工成的烏魚蛋也有大小、優(yōu)劣之分。其中,以山東最罕見的金烏賊最為出眾,加工而成的烏魚蛋又以豐滿堅實、體表光亮、呈乳白色、蛋層揭片完好者為下品。
烏魚在我國多地均有出產(chǎn),而烏魚蛋產(chǎn)于我國山東青島、煙臺等地,并一向被視為海味珍品。=以其為主料制成的魯菜名菜“烏魚蛋湯”,早在清代初期就在山東盛行,清代中期在北京的山東菜館亦十分盛行,特別深受事先文人雅士的歡送。
清代王士祿《憶菜子四首》中有一首寫道:“飽飯魚蛋,請點蟹胥,波人產(chǎn)腹魚,此事會憐渠。”他將烏魚蛋與腹魚、蟹胥兩珍相并列;而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曾屢次品味過該菜,并在《隨園食單》中記載了該菜的制法:“烏魚蛋最鮮,最難服事,須河水滾透,撤沙去臊,再加雞湯蘑菇煨爛。”
可見,烏魚蛋湯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名菜。時至昔日,此菜仍然是北京、山東的高端宴席上不成或缺的湯菜,曾屢次上過國宴,還被譽為“釣魚臺臺湯”。
烏魚蛋——滋陰壯陽的上佳食材
▼
烏魚蛋之所以寶貴,系因其養(yǎng)分豐厚、滋味鮮美,有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成效,屬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膽固醇食材,且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較強的降低膽固醇、按捺肝癌、胃癌、加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而從古代西醫(yī)的角度看,烏魚蛋味甘、咸、性平;入肝、腎、肺經(jīng)。具有養(yǎng)陰補血、益腎填精、止血之成效,“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缺乏”,可以諧和陰陽均衡,采陰補陽。
魯菜名菜——烏魚蛋湯
▼
傳統(tǒng)烏魚蛋湯品相不俗,成菜湯汁清亮,呈微黃色,酸、辣、咸、鮮俱備,乳白的烏魚錢漂浮其間,風格明晰別致,味道清鮮中微帶酸辣,食之開胃解膩。
高端宴席上,所取的清湯并非是普通的雞湯,而是運用魯菜“吊湯”技藝制成的高湯,湯色清亮,看起來如水般明澈見底,喝起來卻鮮醇無比。
不外,魯菜巨匠侯瑞軒曾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做法清湯加醋后,烏魚蛋會發(fā)硬、發(fā)澀。
在嘗試了國際各類米醋、陳醋、香醋效果均不佳后,侯巨匠取用了俄羅斯自然的酸黃瓜擰的汁,替代醋后既保存了酸與烏魚蛋細軟,又清雅爽口,真正到達了“酸不見醋、辣不見椒”的制湯最高境界。此法大家均可參考學習。
除此之外,制造烏魚蛋湯還有幾點留意事項:
1、發(fā)好的烏魚蛋薄片,行話名“烏魚錢”,假如當天不必,必需用清水浸泡起來,每天要換一次水;
2、味精、醋和胡椒宜后下,拌勻即可,開鍋易致蛻變變味;
3、烏魚蛋要重復屢次的煮制,以包管去掉腥味,但撕成片狀的烏魚蛋不克不及用滾開的水煮,應涼水下鍋;
4、假如用醋的話,則要在最初再調(diào)入,太早調(diào)入會得到醋的香味。
烏魚蛋的烹飪
▼
制造烏魚蛋菜式時,需求先將烏魚蛋用清水洗凈,然后放入開水中浸一下,接著將其撈出入涼水中洗去外皮,用手一片一片地扯開,再將魚蛋片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下即可烹調(diào)。
烏魚蛋的烹飪辦法較多,傳統(tǒng)魯菜多會用來燴食和氽湯,取其鮮爽口感,輔以吊制的清湯,味道出眾;而異樣是烏魚蛋出產(chǎn)地的浙江,烹調(diào)辦法則更為復雜接地氣,處置好后先用鹽腌制,再用料酒、姜片蒸熟,最初蘸浙醋食用,此法制成的烏魚蛋滑嫩又富有嚼頭,口感出眾。
除此之外,烏魚蛋還可與肉餅同蒸、與雪菜同炒等,皆成美味。最初,為大家引見幾道烏魚蛋菜式,以供參考。
酸辣烏魚蛋
主料:
烏魚蛋100克
配料:
醋1.5克、香菜末1.5克、紹酒7.5克、胡椒粉0.5克、精鹽1克、姜汁7.5克、味精3克、醬油1克、濕淀粉75克、雞湯250克、熟雞油5克。
做法:
1、先把烏魚蛋用清水洗一洗,剝?nèi)ブぃ旁跊鏊伬铮谕鹕蠠_后,端下鍋浸泡6小時。然后把烏魚蛋一片片地揭開,放進涼水鍋里,在旺火上燒到八成開時,換成涼水再燒,如此,重復五六次,以去掉其咸腥味。
2、將湯勺置于旺火上,放入雞湯、烏魚蛋、醬油、紹酒、姜汁、精鹽和味精。待湯燒開后,撇去浮沫,參加用水調(diào)好的濕淀粉,攪拌平均,再放入醋和胡椒粉,翻攪兩下,淋入熟雞油,倒在碗內(nèi),撒上香菜末即成。
小貼士:
1、發(fā)好的烏魚蛋薄片,行話名“烏魚錢”,假如當天不必,必需用清水浸泡起來,每天要換一次水。
2、味精、醋和胡椒宜后下,拌勻即可,開鍋易致蛻變變味。
辣木蟹膏烏魚蛋湯
這是一款原創(chuàng)菜品,以烏魚蛋為主料,以辣木粉、公蟹膏為輔料燴制而成,搭配細如發(fā)絲的空心銀絲面成菜,改動了大家對傳統(tǒng)烏魚蛋湯的看法。
初加工:
1、取公大閘蟹蒸熟,把蟹膏、蟹肉獨自拆出。
2、烏魚蛋片180克用水沖去咸味,放入沸水中,參加黃酒10克焯水,撈出漂洗祛盡腥味。
3、干銀絲面20克用開水煮10秒鐘。
熟處置:
鍋上火,參加清湯1千克、鹽5克、白胡椒粉3克、辣木粉4克燒開,用濕淀粉10克勾芡,放入烏魚蛋,蟹膏、米醋各30克,芝麻油2克燒開,盛入湯盅,放入煮好的銀絲面,裝點枸杞1顆即可。
辣木:
原產(chǎn)于印度,又稱為鼓槌樹,是多年生寒帶落葉喬木,全世界約有14個種類。辣木含有豐厚而驚人的養(yǎng)分,歐美先進國度已將辣木視為新時代安康的食物,以其高蛋白、低脂質、高纖維、高維生素的含量與特殊的降血糖、抗菌消炎、強心的保健效果而成為人們安康食品界的新寵。
創(chuàng)新酸辣烏魚蛋
制造:李志順
與傳統(tǒng)的燴烏魚蛋比擬,這道菜有三大特點:酸不見醋,辣不見椒,香不見油。
傳統(tǒng)烏魚蛋湯普通是用醋來調(diào)味,但其實烏魚蛋見醋容易發(fā)澀。我們運用的是西南酸黃瓜原汁,酸味純粹柔和,鮮美不安慰。
酸辣湯的辣來自于胡椒,但我們并不是往湯中直接撒胡椒粉,而是淋入胡椒水,成菜微辣適口,又看不見胡椒的影子,十分巧妙。
制造流程:
1、鍋下清水500克,放入胡椒粒50克小火煮開,熬制5分鐘,濾掉胡椒即得胡椒水。
2、凈鍋下清雞湯650克燒開,調(diào)入自然酸黃瓜汁50克、胡椒水50克、鹽7克,放入烏魚蛋片50克煮開,起鍋分裝入六個位盅內(nèi),裝點香菜葉即可上桌。
制造關鍵:
要想做好這道菜,需先吊出明澈通明的雞湯,并且必需當天用完,這樣才干包管新穎度。
烏魚蛋還有什么做法?
歡送留言分享!
注:一切圖片來源網(wǎng)絡。